DeepSeek加持 “AI+医疗”从0—1到1—10
春节期间,DeepSeek迅速走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眼下,不少医疗健康企业开始接入DeepSeek,以推动自身发展。
日前,一份名为《恒瑞医药管理总部文件》的文件在社交媒体流传,该文件显示,恒瑞医药要求公司内部全面应用DeepSeek,包括各部门、分公司、子公司。随后,恒瑞医药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公司发布此文件属实。
除恒瑞医药外,据记者梳理,智云健康、医渡科技、药易购、鹰瞳、智慧芽等企业都已宣布接入DeepSeek。这一热潮迅速蔓延至二级市场,带动AI医疗概念股震荡上涨,其中美年健康、贝瑞基因、金域医学等股票一度涨停。
与其他大模型相比,DeepSeek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为医药行业打开了怎样的想象空间?医疗企业接入DeepSeek又将如何改变或提升现有的AI医疗解决方案?在DeepSeek等模型的推动下,AI医疗的商业化路径可能会有哪些新的探索或突破?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周明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整合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至数字化医疗系统,可大幅增强现有AI医疗方案的效率与精确度,同时积极促进中国智慧医疗的数字要素化与资产化发展。
IQVIA艾昆纬中国人工智能和创新业务负责人张畅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医疗角度来看,DeepSeek和其他大模型在应用层面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一个走不同技术路线的基座。
“我们只能说DeepSeek这个工具更好,或者可以用更优的成本去实现。从商业视角审视,DeepSeek展现出两大显著优势:一方面,在达到同类模型性能水平时,其算力成本更为低廉,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经济利好;另一方面,若模型性能更佳,专家在输入信息时所需数据量或能大幅减少,从而进一步压缩成本。”张畅强调。
图片来源:摄图网
质的突破?
毋庸置疑,AI医疗前景广阔。与其他行业相比,AI在医疗领域也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2024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的《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便涉及了84种具体场景。
例如在医学影像分析中,DeepSeek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能够精准识别肿瘤和病变,辅助医生进行全面的诊断。据悉,DeepSeek在医学影像诊断模块的准确率已达三甲医院主治医师水平,为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提供了帮助。
在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方面,DeepSeek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信息和病史,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治疗建议。例如,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DeepSeek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疾病的风险,并通过“精准医疗”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副作用。此外,在临床试验设计方面,DeepSeek也能为药企、医生带来更多临床建议,加速了新药研发的进程。
“这些成果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为医疗健康产业带来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周明子说。
张畅向记者指出,例如,在医疗咨询问题解决中,与人工咨询相比,DeepSeek-V2模型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了50%,准确率达到85%,显著提升了医疗咨询的效率。除提效外,AI还可以赋能医疗领域实现其他突破,比如智能患者管理、智能用药指导,再如建立医学文献知识库,以及在中国广袤的市场中提升诊疗水平,AI所产生的新机会并不少。
“未来,AI医疗还有一些可以突破的方向,更多涉及多学科整合。比如药物发现方面,过去有‘双十定律’(即一款创新药从启动研发到上市,平均成本超过10亿美元,研发时间超过10年),现在不仅效率有所提升,也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力。”张畅说。
DeepSeek等大模型要想赋能医疗领域,本质上需要将这一底座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从这个角度而言,行业需要用医疗知识给大模型做更多输入,需要专家做二次开发。
张畅表示,在有更优的大模型基座的基础上,还需要医疗咨询、临床试验、医疗数据领域的专家对DeepSeek这样的通用大模型来做专业的engineering,使其得到更加适配于医疗领域的大模型输出,实现“医疗卫生级人工智能”的愿景。
目前,已有恒瑞医药、智云健康、医渡科技、药易购等多家企业高调宣布接入DeepSeek模型。美年健康、贝瑞基因、金域医学等涨停的医疗健康企业,也在布局相关业务。DeepSeek的引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在AI医疗领域的竞争优势。
IQVIA艾昆纬中国人工智能高级技术总监李振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开发者而言,算力成本在实际部署阶段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首先,引入类似DeepSeek的技术,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在AI医疗应用中的成本。例如,卫宁健康研发的模型在满足医疗卫生机构私有化部署需求的同时,确保了成本的可控性。其次,专家训练成本方面,DeepSeek模型的优势在于其底层的神经网络结构更优,要达到其他大模型计算水平所需要的算力更少,因此训练成本也更少。这些对提高企业竞争力都有积极意义。
一日难行千里
AI以及数字化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并不是改变了单一环节,而是改变了医疗企业整个商业模式,对企业的人力、财力、智力规划都有调整。
周明子强调,借助DeepSeek等前沿模型,AI医疗的商业化进程有望在产品创新、应用场景的广泛拓展以及产业深度融合等多个维度实现新的飞跃。在产品创新方面,AI技术正在打破传统人工的局限。例如,医疗虚拟人凭借其智能服务,在医院和院外场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也可以通过出售服务或授权技术来实现盈利。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AI医疗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例如,在居家临终关怀服务中,结合智能监测设备,AI医疗可以与养老、保险机构合作,满足临终关怀的需求,同时实现商业价值。
“借助DeepSeek分析数据,一方面可以为患者和医疗机构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方案,另一方面基于这些创新的产品方案,还能结合创新支付、多元金融等市场要素和工具,匹配出更好的商业化落地方案,实现更大商业价值的表达。这些突破不仅推动了AI医疗技术产品的进步,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更重要的是,通过产品技术和市场商业化的结合,不仅能够造福患者,还能促进医疗科技供给侧的进一步改革,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周明子说。
然而,企业如何以数字化的方式去拆掉内部围墙,更好整合资源、打通商业化路径也成为发展的关键。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DeepSeek通过其创新的混合专家模型架构,为资金不充裕的医疗公司提供了接入AI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慢病管理、医疗信息化以及医疗数据积累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公司。在开源情况下,DeepSeek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能够大幅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推动医疗AI的广泛应用。
在数据方面,医疗行业强调域内分析,一般不能超出企业或医疗机构的范畴。DeepSeek使用的是开源的商业策略,这和ChatGPT有较大差别,后者目前并未开源。“在DeepSeek开源的策略下,可以更好地进行本地化部署,同时对数据的隐私也有重要意义,将更好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李振兴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的应用并不意味着AI医疗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张畅认为,医疗领域的AI包含合规、伦理、道德要求、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目前的大模型在这些领域并没有带来质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而言,DeepSeek并不一定会改变AI医疗。
“但其对AI医疗的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因为DeepSeek有更便宜的二次开发,叠加更优的隐私保护,也更符合医疗特征,这会使得AI在与医疗结合的广泛程度上有所突破。”张畅补充道。
在变革之中,商业化也是企业必然面临的难题。张畅认为,在DeepSeek等模型的推动下,首先有更多的医药企业、医疗科技企业以及咨询公司会参与进来,对商业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对于AI医疗的商业化,我们仍持谨慎态度。开源之后可以进行私有化部署,解决了数据隐私的问题,但医疗级AI还面临伦理及幻觉等问题亟待解决。”
“总结而言,DeepSeek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成本问题,但在隐私问题的应对上仍有待提升,在准确性和严谨性方面还需要去突破。所以AI医疗的商业化并不能一日千里。”张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