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办赛、以赛营城!哈尔滨亚冬会给十五运会带来了哪些启示?

2025-02-14 11:10:07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谭砚文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砚文  广州报道

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2月14日闭幕。2月13日,中国代表队累积获得32金26银24铜的成绩,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

这是哈尔滨自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以来举办的第二次亚冬会,从申办到正式开幕仅用了580天时间。

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节俭办赛?利用现有场馆进行改造、广纳具有大型赛事经验的赞助商、利用特许经营商品扩大赛事影响力……哈尔滨为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样本。

亚冬会更是将文旅和冰雪消费推向高潮。赛事举办正值2025年春节,哈尔滨春节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0.4%,总旅游花费191亿元,同比增长约1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基地中国冰雪产业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夏冰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亚冬会将进一步提升哈尔滨冰雪产业在世界的影响力,是建设全球知名的冰雪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契机,为未来申办冬奥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9个月后,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本次亚冬会的经验将给十五运会带来怎样的启示?

“体育对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谭建湘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体育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应该利用赛事,把广州千年商都宜游、宜业、宜居的优势发挥出来,大力发展“全运经济”,推动“跟着赛事去旅游”产业链的发展。

(亚冬会开幕式现场,图源新华社)

580天完成赛事筹备

哈尔滨举办亚冬会可以说是“临危受命”。

从2023年7月8日申办成功到2025年2月7日正式开幕,本届哈尔滨亚冬会仅用580天完成筹备。同时,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哈尔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办赛成本。

历来办赛,场馆都是开支的一大部分。

本届亚冬会的5个冰上项目场馆都是利用原有场馆及设施升级改造而成,如举办本届亚冬会男子冰球比赛的哈尔滨冰球馆,曾是1996年哈尔滨第三届亚冬会的主会场;举办冰壶比赛的哈尔滨市平房区冰壶馆位于南城第一小学内,建成于2017年,平时是学生和业余选手们的冰球场地。在改造时,场馆均放弃大拆大改,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绿色低碳技术在原设施上改造,使用风能、太阳能设备、新能源车辆等,为赛事实现100%绿能供电。

既已“节流”,如何“开源”?

赞助是赛事最重要的收益来源之一。在赞助方面,哈尔滨亚冬会的规模远超上届。

2017年日本札幌亚冬会共有18家赞助商,而本届亚冬会各类官方赞助商达40家,涵盖金融、汽车、运动、食品等各领域,其中多家都曾支持过大型体育赛事。例如本届亚冬会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赞助商安恒信息,就在武汉军运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大型赛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安恒信息副总裁朱晓东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自2024年4月成为亚冬会赞助商以来,安恒依托以往支持大型体育赛事的经验,首次在大型重要赛事安保工作中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升级“恒脑·安全垂域大模型”、开发专用安全智能体等方式,7×24小时护航赛事安全运营,为亚冬会赛事安全提供精准、快速、高效的全方位服务保障。

“通过此次亚冬会的合作,安恒信息与黑龙江的业务进一步融合,相信能够更好地为黑龙江各领域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朱晓东说。

在门票方面,本届亚冬会的门票销售于2月1日下午3时启动,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热门项目,票价在200—800元之间,放票不久后就迅速售罄。一些户外项目,如越野滑雪等,只需要在官网提前预约,就能免费送票观看。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亚冬会对特许经营的授权力度非常大。不仅限于特许经营商门店,还拓展到了俄罗斯商品、红肠店、马迭尔冰棍等本地特产店等,让市民和游客在各个地方都看到以吉祥物“滨滨”和“妮妮”为主题的特许商品。

除了线下渠道,亚冬会还在小红书平台授权官方账号直播售卖特许经营商品。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直播间了解到,赛事举办期间,多款运动员同款商品非常受到消费者青睐,部分爆款手办等已经售罄,纪念徽章也销量过千,直播间还推出满150元送官方纪念手册的优惠,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小红书亚冬会周边授权直播间)

“赛事+节庆”吸引千万游客

大型赛事普遍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对比2017年亚冬会,根据日本银行估算,赛事期间观众、媒体、志愿者等来访者合计约10万人,带来约5.56亿元人民币的连锁经济效应。

本次哈尔滨亚冬会的带动效应更为明显。

亚冬会举办时间恰逢中国农历春节的尾声,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1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0.4%,总旅游花费191亿元,同比增长约17%。

同时,哈尔滨还塑造了冰雪大世界这一城市新地标。去年12月21日,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一经开园便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公开信息显示,开园仅20天游客接待数量达103万人次,突破百万大关。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图源新华社)

2月7日,亚冬会开幕式举行,冰雪大世界作为分会场见证主火炬塔点燃,再次成为焦点。据“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微信公众号,截至2025年2月11日,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共运营52天,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创下最新纪录。

自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热度攀升。2024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推动北京、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建设3—5个全球知名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

本次亚冬会再次将冰雪消费推上热潮。“亚冬会将进一步提升哈尔滨冰雪产业在世界的影响力,是建设全球知名冰雪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契机,为未来申办冬奥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夏冰说。

哈尔滨是如何把握赛事机遇,挖掘冰雪热度的?

“做强精品、做大品牌是关键。”夏冰分析,哈尔滨以冰雪大世界、雪乡、亚布力等冰雪消费场所为龙头,开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并且面向全国市场推广系列旅游产品及其线路,形成哈尔滨城市名片与品牌。同时,从政府到企业到民间,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务,利用立体媒体全天候宣传,把冰雪消费热度推向高潮。

与许多北方城市一样,哈尔滨曾是以重工业领先的城市。但近年来,工业实力出现了增长乏力的局面,冰雪成为撬动哈尔滨城市转型的钥匙。

冰雪运动是一项习惯性消费,同时也是产业链条较长的业态,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哈尔滨等北方工业城市转型的重要方向。

夏冰认为,未来,冰雪产业会迎来稳步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北方冬季消费的增长极。同时,南方不断增长的消费热情和消费实力,也将促进我国冰雪产业逐步建立南北统一的大市场格局,此外,冰雪入境旅游也将成为市场新宠,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影响全球冰雪产业格局。 

借十五运会发挥广州宜游宜业宜居优势

北方,亚冬会正热火朝天。在南方,粤港澳三地也即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哈尔滨的办赛经验也为十五运会提供了多维度的借鉴样本。

开幕式中的手绢舞、“采冰”民俗、AR视效下的高山滑雪表演……亚冬会不仅呈现了精彩的冰雪赛事,更将哈尔滨这座极具东北文化特色的城市带到了观众面前,开幕式中短短几十分钟的文化表演,巧妙结合了冰雪的主题与地域文化,创新展示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式运行总监张树荣表示,亚冬会开幕式在突出哈尔滨城市特色的同时,也完美体现了科技元素,“粤港澳大湾区有特色的岭南文化和顶尖的高新科技力量,开幕式主创团队会将其充分应用于创作中,力求为大家呈现具有湾区特色的开幕式。”

在办赛方面,广东的节俭办赛理念与哈尔滨不谋而合。2024年4月召开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委会新闻发布会表示,十五运会承办比赛的场馆中约90%为现有场馆,是近几届以来新建场馆最少的一届全运会,有效降低了办赛成本,实现了节俭办赛。

在赞助方面,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市场开发工作正在推进中。日前,广州推出“城市合伙人”计划,抢抓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重大机遇,在国内外广泛发动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超级合伙人、城市梦想家、城市推广大使四类“城市合伙人”,一起支持广州、投资广州、发展广州。

不同于传统的赛事赞助商,“城市合伙人”计划立足于城市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共赢。谭建湘表示,“城市合伙人”计划超越了赛事本身,将赛事与城市发展的企业资源、市场资源、平台资源有机结合,为城市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和空间,对未来办赛形成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哈尔滨借助冰雪资源与体育赛事发展城市的经验颇具借鉴价值,广州如何借助赛事发展城市?

“体育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应该利用赛事,把广州千年商都宜游、宜业、宜居的优势发挥出来。”谭建湘认为,体育对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应该借助十五运会发展“全运经济”,推动“跟着赛事去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应借助于“城市合伙人”计划,不断把影响扩大到全国各地的城市,将体育作为抓手,推出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平台建设等密切相关的计划,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