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马来西亚彭润年:东盟三国加入增强金砖机制活力 “大金砖”开辟全球治理新路径
2025年1月,金砖国家首次扩员至东南亚,外界普遍认为,金砖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会日益增强。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被纳入金砖国家机制,将增强它们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这三个国家为金砖国家带来了战略性的海上通道和重要资源,它们将主导东南亚地区的多边合作,并作为增强金砖国家全球活力的重要桥梁。”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高级研究员彭润年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道。
截至目前,金砖国家已扩容至13个国家。有数据显示,2024年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30%,占全球人口近一半,贸易占全球1/5。扩员后的“大金砖”在全球GDP中的占比,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从31.6%提高到35.6%。根据海关总署数据,金砖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对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增长5.5%。
金砖合作机制被认为是“全球南方”深入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抓手。彭润年表示,“大金砖”机制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行替代方案,并在全球治理危机中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当前,中国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贸易额呈指数级增长,彭润年认为,这已经成为更广泛南南经济一体化的催化剂,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彭润年表示,如今,南南合作已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主角,这标志着全球经济秩序发生了历史性的结构性转变,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所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助力这种全球融合,不仅涵盖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还包括这些国家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大金砖合作”不可避免要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功能性建设的诸多新变化,“大金砖合作”逐步进入新时代。同时,随着“金砖+”合作实践不断发展,有分析认为,“金砖+”不会止步于“金砖+伙伴国”,而将会进一步拓展为“金砖+一体化组织”。
彭润年认为,需要时间去推动“金砖+”成为一种新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模式,目前的主要优先事项是促进南南贸易和互联互通,并创建新的机构和机制来支持这些合作,需要建立一个适合生产、贸易和互联互通的架构,“我认为,这一架构需要通过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来构建”。
彭润年。资料图
扩员增强金砖机制全球活力
《21世纪》:继印度尼西亚之后,马来西亚和泰国也成为金砖国家的伙伴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你如何看待这三个东盟国家加入金砖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加入后的影响?
彭润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被纳入金砖国家,将增强它们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扩大金砖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
这三个国家共同为金砖国家带来了战略性的海上通道和重要的资源。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金砖国家合并后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七国集团(G7)。我认为,如今这三个国家将主导东南亚地区的多边合作,并作为增强金砖国家全球活力的重要桥梁。
马来西亚的战略重要性不断提升
《21世纪》:马来西亚将在2025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加入金砖国家对马来西亚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
彭润年:马来西亚希望成为金砖国家和东盟之间的桥梁。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正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过去十年,人们数次谈论“亚洲世纪”这个说法,这是指全球政治、经济重心将不可逆转地从西方转向东方。马来西亚处于东南亚的中心,它一直以马六甲海峡为纽带,连接印度洋与南海,其角色被定义为这一区域的重要交汇点。金砖国家的伙伴关系为马来西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使它的战略重要性不断提升。这一机制还让马来西亚有机会参与国际秩序未来形态的探讨。
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一直致力于不结盟、尊重主权、不干涉与和平合作。作为东盟成员国的马来西亚一直在践行这些价值观,这也是金砖国家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金砖国家和东盟都在推动一个目标: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集团政治,聚焦经济和贸易的发展。金砖国家的组建,将有利于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盟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公平公正与和平的国际秩序愿景。
南南合作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角
《21世纪》:2023年,马来西亚与金砖国家的贸易额占马来西亚总贸易额的35.7%,同年马来西亚对金砖国家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17.5%。你如何看待马来西亚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马来西亚工业发展金融机构表示,与金砖国家的强劲贸易可能成为特朗普上台后潜在贸易摩擦风险的缓冲。你对此有何看法?
彭润年:马来西亚长期以来推动南南合作。如今,南南合作已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主角。这标志着全球经济秩序发生了历史性的结构转变,而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所推动的。东盟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额大幅攀升。
中国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贸易额的指数级增长,已成为更广泛南南经济一体化的催化剂,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与此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这种全球融合,其中不仅涵盖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还包括这些国家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加入金砖极大地拓展了马来西亚的贸易和投资空间,并且可以作为抵御特朗普政策所带来的政治风险的缓冲。与此同时,马来西亚将继续履行它作为金砖国家桥梁国家的角色,保持不结盟的宗旨并面向世界开放。
“大金砖”机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替代方案
《21世纪》:自中国提出“金砖+”概念以来,金砖机制不断发展,目前已有13个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你如何看待“大金砖”机制的吸引力以及进一步扩大的空间?
彭润年:“大金砖”机制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行替代方案,在全球治理危机中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随着西方国家越来越多地通过制裁和关税,将全球相互依存关系和美元主导地位武器化,新兴经济体自然会团结起来创造替代方案来降低风险。这些国家还寻求构建发展优先于权力政治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然而,金砖国家追求扩张还需要更强的内部凝聚力,同时还要平衡好举措的有效性。
金砖国家是一个新兴组织,仍在完善机制性建设,这些国家的决策也是基于共识,这使得金砖国家能保持灵活性。但在合作议题方面仍需要加强协调,比如一个国家希望推动去美元化,而另一个国家可能会对此犹豫不决。金砖合作的灵活性有助于吸引更多成员国,但这也意味着推进的过程需要更多信任和理解。因此,金砖国家需要在扩张与决策的一致性方面取得平衡。在这方面,东盟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凝聚共识聚焦合作,或许可以分享一些合作经验。
《21世纪》:2024年10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喀山峰会上,中国呼吁金砖国家顺应全球南方崛起的大势,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你如何看待金砖机制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此次东盟三国加入后,金砖机制能够为东盟与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创造哪些机会?
彭润年:金砖国家构成了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一个替代性机制。东盟三国的加入,赋予了该组织更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不仅是因为这些东盟国家庞大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数字,更重要的是,这是金砖国家首次扩展至东南亚,进一步促使金砖国家成为推动全球化的中坚力量。
随着东盟三国加入金砖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有所增强,相信之后会吸引更多东盟国家加入。金砖国家伙伴关系通过新的融资、贸易和共享资源进行合作。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重要成果之一,新开发银行(NDB)致力于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清洁能源项目提供资金。处于金砖国家组织的两家多边银行与“一带一路”倡议相配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真正需要的融资,这些融资条款旨在促进发展,避免形成对债务的依赖。
推动“金砖+”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模式
《21世纪》:2015年,金砖国家建立了两个新的多边机构,即金砖国家开发银行(NDB)和应急储备安排(CRA)。你如何看待这两个机制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支持方面的作用?你如何看待金砖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彭润年:新开发银行(NDB)和应急储备安排(CRA)有助于填补全球金融领域的不足。新开发银行为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资金,通过优先使用本币贷款和简化审批流程,为世界银行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在国际收支危机期间,应急储备安排为成员国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从而减少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依赖。新开发银行支持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长期发展,应急储备安排则用来缓解短期资金紧缺。
我们需要时间去推动“金砖+”成为一种新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模式。目前的主要优先事项是促进南南贸易和互联互通,并创建新的机构和机制来支持这些合作,需要建立一个适合生产、贸易和互联互通的架构。而我认为,这一架构需要通过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