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亿资金抬举银行板块,四大行联袂创新高
2月18日,A股银行股“飞升”,工农中建四大行的股价盘中涨幅均超过1%,再度刷新历史新高。其中,中国银行的表现最强,收盘上涨2.21%,收盘报5.56元/股,股价盘中最高冲上5.58元/股。
2024年全年,A股银行板块的累计上涨幅度为43%,跑赢了沪深300指数28个百分点,在市场30个板块中居首位。2025年开年之后,银行板块继续承接升势,累计上涨3.15%。
对于2月18日银行板块大涨,市场认为主要由于1月社融数据实现“开门红”,实体经济出现明显复苏迹象,银行板块的业绩触底反弹,甚至超预期。
银行板块年内上涨3.15%
2月18日,银行板块上涨1.07%,年内累计涨幅达到3.15%,板块指数创出历史新高。板块内除了郑州银行和南京银行微跌之外,其余40只个股均实现收红。其中,齐鲁银行表现最强,2月18日上涨3.38%,紧随其后的邮储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行、重庆银行和青农商行涨幅也均超过2%。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行再度刷新了历史新高,其中中国银行涨幅最大为2.21%,其次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上涨1.87%、0.95%和0.8%。
根据东方财富资金流向的监测数据,2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银行板块5.6亿元,为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第二多板块,其中工商银行最受主力资金青睐,有2.37亿元资金净流入。
对于银行股近期的上涨,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对记者表示,主要是红利行情仍在持续。银行股的低估值和高股息配置价值在市场波动中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认为,1月社融数据“开门红”快速打消了此前市场对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的质疑,市场认为随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需求有所增加,这直接带动了银行业务量的增长。
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5.13万亿元,同比多增2100亿元,信贷数据超预期。
刘岩表示,这一数据表明银行的信贷业务增长强劲,为银行股上涨提供了基本面支撑。这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继续推动银行信贷规模扩大,尽管息差有所收缩,但行业整体有望实现边际改善。在利率中枢下行趋势下,银行股的高股息优势愈发突出,如四大行股息率均较高,对于追求稳定收益的中长期资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造成大量资金流入银行股,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银行股价格上涨。
险资也是银行板块的“拥趸”,2025年以来,险资4次举牌中有3次都投向了银行股。具体来看,平安人寿先后举牌邮储银行H股和招商银行H股、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2月6日,平安资管再次增持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上升至6.06%。
回看刚刚过去的2024年,险资合计举牌有20次之多,创近几年新高,银行股同样是重点关注对象。业内专家表示,从市场表现来看,银行股业绩较为稳定、分红高、市值大、流动性较好,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成为险资重点投向。随着鼓励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的进一步释放,预计险资举牌银行股的趋势或将延续。
银行年报出现复苏迹象
近期,年报季即将来临,截至2月17日,已有16家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率先披露业绩快报的银行以城商行为主,共计11家,其余5家银行中有4家股份行,1家农商行。整体来看,16家上市银行的归母净利润普遍增长,其中,浦发银行、杭州银行等8家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双位数增长。营收方面,有3家银行的营收同比出现微降,南京银行则增长较快。
资产方面,以上16家的总资产规模均有增长,同时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截至2024年末,9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低于1%,部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虽有下降,但普遍维持在较高水平。
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的营收均超2000亿元,分别为3375.37亿元、2136.46亿元和2122.26亿元。但较上年相比,招商银行的营收同比下降0.47%。
城商行中,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的营收超过500亿元,分别为808.15亿元、666.32亿元和502.71亿元,其中南京银行的营收增长较快,较上年同比增长11.32%。
苏农银行是唯一公布业绩快报的农商行,2024年该行实现营收41.67亿元,同比增长2.99%。
归母净利润规模与营收规模相似,股份行中,2024年招商银行的归母净利润排名第一,达1483.91亿元;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2.05亿元、685.76亿元和452.57亿元。
城商行中,归母净利润排名前三位的是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18.43亿元、271.27亿元和201.77亿元。
观察归母净利润增速,16家上市银行中,有10家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浦发银行的增速最快,同比增长23.31%,青岛银行居次,增幅达到20.16%。杭州银行、齐鲁银行、江苏银行、苏农银行、成都银行和苏州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均在10%到20%之间。
展望2025年,多家券商研报中也表达对银行股投资的积极态度。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兼高级研究员包金刚对记者表示,2025年,银行业资产规模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资产结构将继续优化,债券投资和零售贷款可能成为配置重点。尽管净息差仍面临一定压力,但预计降幅将收窄。在政策支持下,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有望缓释,资产质量整体向好,不良贷款率预计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认为,陆续披露的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上市银行整体经营稳定。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银行信贷“开门红”情况良好,银行普遍运用早投放策略,叠加利率政策调整慢于预期有助息差稳定,预计一季度银行经营格局良好。板块表现近期开始企稳修复,反映银行股投资回归到基于基本面框架的逻辑中。2025年上半年板块投资的核心驱动来自于商业模型重估,在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下,下阶段绝对收益行情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