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评论丨降准比降息更具必要性和可能性

2025-02-21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董希淼(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2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其中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继续“按兵不动”,符合预期。这是2024年10月两个期限LPR各下降25个基点后,LPR连续四个月保持不变。从短期看,LPR下降可能性较小,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既有必要也有空间。

近期央行多次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作为LPR定价基础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并未发生变化,LPR较难下降。如2月20日央行开展12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仍然维持在1.50%。从银行方面看,随着持续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银行息差收窄的压力不断增大。虽然2024年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大力压降负债成本,2025年息差收窄压力或将减轻,但下降趋势仍然未变。因此,银行缺乏压降LPR报价加点的动力。所以,2025年2月两个期限LPR继续维持不变,在意料之中。

2024年LPR已经下降三次,无论是1年期还是5年期以上LPR都明显下降,降幅均为历年最大。随着LPR多次下降,贷款实际利率持续下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显著降低。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43%,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均处于历史低位。在这种情况下,降低LPR并非当务之急。从汇率因素看,特朗普重新上台之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面临压力,美联储传递出放缓降息步伐的明确信号。如果LPR下降速度过快,将可能扩大中美利差,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压力。不过,汇率波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汇率因素并非LPR下降的主要掣肘。

总体而言,从短期看,LPR再次下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不大。LPR保持相对稳定,有助于银行将净息差维持在合理水平,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和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性;有助于减少资金空转和套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减轻中美利差压力,促进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多次表示,2025年将根据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择机降准降息。但“择机”的“机”在哪里?2024年12月27日召开的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出,“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稳中有降”,而不是大幅度下降,旨在引导市场对降息保持合理预期。不过,2025年2月13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是“下降”,而不是“稳中有降”,对降低信贷成本的基调相对积极。但降低信贷成本,并非一定需要降低LPR。

2025年,如果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继续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持续下行,LPR仍有下降的必要和可能。但对LPR等利率下降的节奏、幅度,市场不可抱有过高的期待。总体而言,下一阶段LPR的变动,需要在稳增长、稳息差、稳汇率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研究还表明,在经济下行阶段,由于利率弹性较低,持续下调利率对消费和投融资规模的影响并不强,且边际效用递减。因此,下一阶段无论是扩大有效需求还是防范化解风险,更需要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积极有力地发挥作用。

从货币政策看,相比降低LPR,下一阶段实施降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更大。《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专栏《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动态演进》中,对我国存款准备金作用和演变进行了详细说明。从2003年9月至2011年6月,央行先后3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从6%提升至20.1%;2013年之后,央行又先后29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从20.1%降至6.6%,目前已接近5% “隐性下限”。但是,并没有相关制度明确规定存款准备金率不能突破5%。预计央行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5%“隐性下限”将可能打破,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控功能将得到更充分发挥。此外,将流动性相对较好的中短期国债,纳入存款准备金资产范围同样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

应该看到,降准除了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之外,还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推动金融机构保持息差基本稳定,同样有助于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有降。如果突破存款准备金率5%“隐性下限”,所有银行都可能受益,但最受益的是目前已经执行5%的农村中小银行。当前农村中小银行发展面临多重压力,如果突破5%“隐性下限”,将可以帮助更多农村中小银行降低成本、稳定息差,助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春节前后,受到缴税缴准高峰、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现金投放增多等影响,市场短期流动性相对紧张,春节之后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下一步,在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之下,应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更多短期和中长期流动性,推动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充裕,更好地保障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继续加力支持稳增长、促消费、扩内需、防风险。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