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对话丨禅城区区长盘石:打造“四个中心”,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实习生侯若琳、李彦茜佛山报道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佛山)科创服务生态先行区、发布佛山高铁未来城和汾江科创带概念规划、建立“万亿城央”新质商业发展联盟、佛山古镇、美陶湾入选广东省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在过去的一年中,禅城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如既往挑大梁,交出了城市中心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2025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直接点题禅城的地方多达30处。在2月20号晚上的五区区长访谈中,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结合禅城区发展实际畅谈新一年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回应社会关切。盘石表示,禅城将聚焦社会保障和城市建设,增进民生福祉;打造“四个中心”,构建起与城市中心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抓品质提格调,实现全域加速焕新。
(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供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王澍)
聚焦三方面增进民生福祉
南方财经:民生是最大的政绩。2024年,禅城在养老方面取得了“四个全市第一”,在医疗、教育、妇儿工作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站在新的起点上,今年禅城将在民生福祉上有哪些新作为?
盘石:在过去一年,我们坚持民生就是最大的政绩,将近八成财政支出投向了民生领域,取得了新的成效。今年我们将重点聚焦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聚焦“一老一小”。在医疗养老方面,市二医院新院区将在今年3月25日试运营,从而有效填补禅西片区三甲医院空白。加快改造提升张槎敬老院,推动佛山市新社会福利院投入使用,预计今年可实现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在教育方面,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将投入使用,加快推进鲤鱼沙地块学校、荣山中学新建宿舍楼一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动工。另外在标杆名校的打造上,我们希望今年有新的成效。
第二个是聚焦社会保障。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年计划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以上。做好“灵姐·妈妈岗(港)”等特色就业品牌,让各类群体更快更好就业。同时,针对新市民、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多关怀和服务,建设更多新服务驿站、“骑手友好社区”等等。
第三个是聚焦城市建设。继续加快广湛高铁佛山站、佛山地铁3号线、4号线等重要交通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文沙南路等一批跨区道路建设,尤其是重点打通校园、商圈周边的交通堵点,让整个城市的交通更加畅顺。同时,继续精雕细琢东平水轴,推进“公园城市”和绿美禅城建设,让大家有更多、更好的体验。
另外,去年我们实施了一批民生微实事,精准解决了困难长者居家适老化改造、困难儿童宜学环境改造等小微问题,群众反响很好。今年,我们还会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微实事”托起“大民生”,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打造“四个中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南方财经:2023年以来,禅城连续7个季度保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第1名。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禅城打算如何壮大城市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盘石:我们提出要迈向城市中心,打造更高质量和更具竞争力的“佛山之心”,其根本在于,要构建起与城市中心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城市经济,我们提出要打造“四个中心”。
一是都市制造中心。禅城区的制造业,很有必要保持在20%~25%的比重之间,使区域发展重心更加扎实,新旧动能的转换更加畅顺。
二是产业服务中心。五经普过后,禅城三产占比超过70%,我们必须发挥这个独特的禀赋优势,在三产中大力调结构,加快培育集聚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为全市制造业赋能和服务。
三是商业消费中心。城市中心天然就应该是商业消费中心,而商业消费中心也是大家对城市中心最直观的一种印象和认知。
四是岭南文化中心。这是禅城作为“四大名镇”、天下“四大聚”的基因所在,也是佛山、禅城根本的、持久的竞争力。
具体来说,在都市制造中心方面,当下是禅城工业空间最为充裕的阶段,我们两年建成了超过650万方的工业载体,今年将努力实现一千万方的目标。另外还有超过2000亩的国有工业储备用地,资金到位情况下,拓展到3000亩。禅城将2025年定位为大抓招商、产业突破之年,一方面围绕本土的头部企业、链主企业,既抓增资扩产,又抓沿链经济。另一方面,树立全要素招商的理念,发挥和激活禅城在城市功能、公共服务、场景应用、人才集聚、人文底蕴等方方面面的价值,全要素支撑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围绕智能传感、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打造禅城战新产业集群。
在产业服务中心方面,我们认为,禅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能够仅仅体现在规模上,而是体现在连接力、服务力和带动力上。当佛山的发展与禅城的连接越来越多、纵横交错的经济联系越来越深的时候,禅城距离城市中心就越来越近。所以,我们提出构建产业服务中心,深入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数字经济、科技创新、金融保险等“6+N”方向,大力发展与城市中心相适配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支持禅城发展建设佛山中央法务区。佛山中央法务区近期将揭牌启用,我们希望能聚合各层级的公法平台,打造一站式全周期的法律服务。在科创服务方面,我们也规划建设了汾江科创带,依托两个城际轨道站优势打造科创服务产业集聚区和藏新产业的苗圃,我们希望能够在今年或明年,将长期中心化向前推进一大步,从而更好地连接、服务和支撑环两江先行区的发展建设。
在商业消费中心和岭南文化中心方面,万象天地、山姆店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全速推进,山姆店明年可以正式开业,将成为禅城新的消费和商业热点。依托“万亿城央”的新质商业发展联盟平台,我们将继续牵手重庆、成都、长沙、苏州等万亿城市的中心城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共同推动商业服务业联动发展。同时,继续做强祖庙-岭南天地、创意产业园-王府井紫薇港两大核心商圈,策划全区性的“好物、好玩、好省”系列购物嘉年华活动,带动大家的消费热情、消费氛围。要特别创新发展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将其转化为流量、消费和发展的新动能。
焕新老空间,提升城市品格
南方财经: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美学理念贯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打造集绿化、美化、彩化、文化于一体的城市空间”,禅城近年来一直在推动城市品质、城市格调提升工作,今年在这方面有什么思路和举措?
盘石:作为中心城区、老城区,禅城有很多老、破、旧的街区和空间,我们实施城市格调三年行动计划,希望让这些经过时间和历史沉淀的空间能够成为城市新的价值和活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老佛山、新光彩。
去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成效很明显,今年,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去发力:第一个是丰富公共空间。打造一批“+音乐节”“+体育赛事”“+艺术展览”的主题公园,让群众愿意驻足、愿意聚集、愿意社交,让整个城市活力更加涌动。第二个是焕新老旧空间。改造红卫岗、工农新村等8个重点老旧街巷,建设星光文化艺术园等美学地标,给大家带来更多美的体验。第三个是撬动更多艺术资源。今年策划不少于100场艺术活动,三年内吸引不少于200名主理人入驻禅城,引入不少于100个文旅新业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