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消费之城,深圳“新变化”有“新密码”│数读深圳③

2025-02-23 09:40:00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李金萍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李金萍深圳报道

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上海、重庆、北京、广州、深圳、成都、苏州七座城市位居2024年中国城市消费前七强,也是万亿消费之城。

之于深圳,这座城市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37.7亿元,同比增长1.1%,在一线城市中增速领先。

谁在撑起深圳消费市场平稳增长?随着各城区经济成绩单公布,给了我们一个颗粒度更细分的观察视角。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发现,共有6个城区跑赢了深圳全市的平均增速,分别为光明区(9.8%)、大鹏新区(9.6%)、南山区(6.8%)、宝安区(5.1%)、深汕(4.3%)、龙华(3.5%)。

值得注意的是,“新兴消费市场”表现抢眼。

具体来看,模式上,首发、首秀、首展、首店集聚,深圳“首发经济”十分火热,全年开出100多家首店的南山区借此在消费市场越位突出;类别上,借助“以旧换新”、“智能硬件”浪潮,宝安、龙华和深汕亦表现不俗。



六区消费破千亿

深圳作为万亿消费之城,2024年,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南山区、罗湖区、龙华区这六座城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千亿。

其中,南山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87.15亿元,超过龙岗区跃升至深圳第三大消费大区。

位次跃升的还有龙华区。2024年,龙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05.86亿元,跃居深圳消费第五大区。

这背后,或与重大商业项目有关。去年,龙华区新能源汽车类同比增长22.2%。开市客(Costco)开业首日会员开卡数超14万人,居全球各门店第一,若按照限时优惠会员价199元来估算,这意味着开市客深圳首店开业首日,仅凭会员卡一项消费就已先赚2786万元。

传统的消费大区中,福田区、宝安区也凭借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稳固了深圳的消费基本盘。

福田区目前虽暂未公布最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但根据2025年福田区政府工作报告,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再次稳坐广东省各区县第一。

2024年,福田区实施两轮“两新”政策,拉动销售额增长10倍,总量超过40亿元。在家电产品换新、智能居家适老化消费方面,福田区排名深圳市第一。相关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福田CBD商圈日均去重客流超过200万人次,客流密度位居深圳商圈之首。

宝安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33.88亿元,同比增长5.1%。

去年,宝安的多个消费IP成功出圈。全国首个熊出没主题商场、万丰海岸城、华润雪花啤酒小镇等特色商业新项目均吸引了不少“流量”。2025年,会展湾花园城、深圳大悦城、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宝安山姆会员店等项目也将陆续入市。

首店、新商业项目落地哪里

从商业体角度观察,2024年最受商业项目喜爱的当属宝安区。

2024年,深圳新商业加速入场,抢占消费市场蛋糕,相关消息显示,深圳有超过20个新商业项目入市,新增商业总体量超125万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宝安区以新开4家商业项目的成绩领跑全市。


全国首个熊出没主题的宝安华强广场、万丰海岸城等大型商业项目备受瞩目。以宝安华强广场为例,该项目去年国庆假期连续7天客流量飘红,日均客流量达12万人次。节后回归常态,日均客流量也稳定在4万人次左右。

首发经济领域,南山则表现最为突出。

去年,深圳迎来首店开业的丰收之年,全年新开首店461家,平均每天就有一家首店开门迎客。

深圳新开首店不仅数量多,其首店能级也在不断地拓宽,越来越多国际品牌选择来深圳开店。截至2024年10月末,深圳2024年累计新开的国际品牌首店达到69家,中高档及奢华品牌占比达到80%,瑞典香氛品牌LYDEEN、美国轻奢运动品牌GALTSAND等海外知名品牌更是将中国首秀选择深圳,这意味着深圳的商业环境吸引力正在不断提高。

从区域来看,南山区大力全年共引进141家品牌首店,数量全市最多;福田区新引进首店数量突破100家;宝安区暂未公布全年数据,但其2024年1~10月,全区共引进各类首店65家,占深圳全市新引进总量的约20%。

六大消费城区依然是首店品牌的重点布局区域,反映出消费大区对于消费业态能级提升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

除首店外,IP潮玩店、宠物美容、儿童乐园等聚焦垂直消费群体的新兴消费业态也在深圳加速布局,积极抢占消费市场份额。

2024年深圳涌现出一批“谷子经济”新地标,如丰盛町。据不完全统计,丰盛町内共有14家谷子店,包括宝咪谷屋、龙门杂货铺等。每到周末,这些谷店人气火爆,部分店铺因店面空间有限,在客流高峰期还需顾客在店外排队等候选购。

“体育+”“AI+”或成新密码

2025年,哪些“流量”会进一步推动深圳各区消费发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发现,由体育赛事带来的“体育+”将成为首要流量。

深圳作为平均年龄仅有32.5岁的城市,年轻人众多,也爱运动,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深圳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为3873.13元,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7.9%,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2025年,深圳也迎来了多项重磅体育赛事,U20男足亚洲杯、乒乓球亚洲杯、女篮亚洲杯、第十五届全运会等大型赛事将先后在深圳举办,有望为深圳消费市场带来更多流量。

深圳也正在强化“体育+”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相关业态布局。2024年7月28日,大运中心体育馆重要商业配套项目大运天地开幕;深圳版冰雪世界项目华发雪世界也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幕。

相关行政区也提出打造体育IP,比如在第十五届全运会中,光明区作为分赛区,将承接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5个体育场馆建设,举办足球、马术、自行车等3大体育赛事。

“以旧换新”也将继续成为深圳2025年的重要动力。

2024年,深圳开展汽车、家电、3C数码、智能家居、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拉动消费超420亿元,惠及消费者超500万人次。2024年深圳全市新能源车消费增长11%,家用电器类消费增长26.8%。

2月21日,深圳市商务局再次发布2025年汽车置换更新和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引,消费者在2025年置换汽车将享受补贴15000元,汽车报废更新则将享受最高补贴20000元。

在2025深圳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发布会上。深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享受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同时加快扩充补贴品类。

2025年,人工智能+消费或也值得格外关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消费”也被予以更多期待,如人形机器人在养老等领域的应用。在2月10日召开的国常会中重点提出促进“人工智能+消费”,持续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新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人工智能+消费”将对服务消费和商品类消费起到提升扩展作用,一方面通过AI技术赋能消费场景,可以优化消费体验。另一方面通过AI技术在餐饮、化妆品、金银珠宝等产品消费应用,产生新的消费需求。

深圳已经开先行探索,早在2024年7月,就已经启动“ROBOHUB萝卜哈哈”项目场景运营,该项目以“人、货、场”的商业模型,为居民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同时,2月8日,深圳市在发布的《2025年“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将出台AI机器人餐厅、无人售卖等新业态许可审查和合规指导制度,扩大优质消费品供给。

以上流量只是深圳2025年万亿消费市场可能迎来变化的冰山一角,万亿消费之城有哪些更多变化,值得期待。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