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挪威雷斯塔能源高级副总裁:全球能源转型大潮下 中东正在下一盘大棋
世界范围内的能源转型已经成为一场势不可挡的浪潮。作为世界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地,中东是否准备好迎接新能源的冲击?未来,中东地缘政治影响力将随之下降?由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组成的OPEC又将何去何从?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中东与中国的关系又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近日,针对上述问题,挪威雷斯塔能源公司(Rystad Energy)高级副总裁兼中东研究总监阿迪蒂亚·萨拉斯瓦(Aditya Saraswat)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视频专访。他在采访中表示,尽管需求前景非常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但中东已经走上了正确的能源转型之路。在他看来,早早布局的中东国家终将获得回报,将继续在未来全球能源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阿迪蒂亚·萨拉斯瓦。资料图
谁在领跑中东能源转型大赛?
《21世纪》:中东能源转型正在经历一些重大变化。你怎么看该地区在摆脱石油依赖方面的进展?哪些国家在这场竞赛中处于第一梯队?
萨拉斯瓦:能源结构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电力行业,一个是工业部门,此外,还有各种替代能源的组合。不同领域的多样化进程有所不同。在电力行业,近年来,太阳能产业增势迅猛,尤其是在电力部门创下了许多纪录,它正在成为该地区的下一个大趋势。紧随其后的是风能产业,尽管我们最初预期风能的增速会更快。总体而言,太阳能在中东能源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电力部门,进展非常迅速。
工业部门的去碳化更难进行,它的多样化主要通过替代燃料和碳捕捉技术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进展都比预期要慢。我们没有看到氢能和碳捕捉、利用和存储(CCUS)的应用取得我们两三年前预期的进展。卡塔尔、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国正在推动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去碳化,目标是不仅作为该产业低成本生产者,还要成为低碳生产者。总体而言,工业领域的转型有迹可循,但仍相对有限。
在替代能源方面,氢能被视为低碳燃料,预计它将对铝业、水泥业和炼油等高温行业的去碳化有所帮助。然而,在中东地区,国内对氢能的需求不足,未能有力推动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同时,氢能在出口方面的进展也有些滞后,如清洁氢气和氨气,目前主要出口到日本和韩国。阿曼在这方面有一些进展,但其他国家仍然采取相对传统的能源多样化路径,即让天然气替代石油生产。
总体来看,该地区在减少液体燃料消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主要通过将天然气和太阳能纳入电力混合。液体燃料作为高碳排放源,正在逐步淘汰,因为在国内销售的价值较低,而出口则能带来更多收益。沙特的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约50%天然气和50%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最佳能源结构,这将有助于取代目前使用的每天多达一百万桶当量的石油。这是该地区正在采取的替代液体燃料的转型步骤,它将通过增加天然气生产显著改变电力行业的构成。从2020年到2030年,该地区约有三分之二(66%)的新项目专注于天然气生产。
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中东如何维持竞争力?
《21世纪》:当前,中东能源转型的关键机遇是什么?
萨拉斯瓦:第一,太阳能是最大的机会,并且正在快速增长,包括与之相关的储能、电网和输电系统等。以太阳能引领的电力系统转型将带来巨大的投资。第二,与人工智能技术对接提高效率,该地区正在采用新技术来提高能效并减少碳足迹。第三,去碳化设施至关重要。该地区面临的最大长期挑战是在增加产能同时减少碳排放,这只能通过去碳化设施来实现。有几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首先,通过太阳能或可再生能源组合来为这些设施提供电力。然而,仅仅依靠太阳能、风能等运行这些设施并不足以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因此,增加产能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是必要的。第二个方法是碳捕捉技术,卡塔尔等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有助于降低碳强度。在这三个领域,大量的新商机正在涌现出来。
《21世纪》:对第一梯队的领跑者来说,它们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萨拉斯瓦:首先,需要平衡油气收入与替代能源组合之间的关系。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仍然依赖油气收入,有的依赖性还很高。不仅如此,面对油气价格的波动,他们需要调整政策重点,这就形成了结构性的瓶颈。不过,我们正在看到创造价值的良好机会。例如,如果可以替代对液体燃料的使用,这些资源就不再需要在国内以低价消费,可以通过出口创造更高的价值。这也是这些中东国家正在做的,尽可能地将更多的碳氢化合物用于出口,且成本更低。
第二个挑战是融资问题,因为一些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外部融资和投资委托授权。例如,阿曼依赖国际公司对能源项目进行投资。如果全球市场的需求回到油气资源上,那么这些国际公司将会将注意力放在这上面,这将使得替代能源投资面临困难。所以,外部投资者的偏好对他们影响很大。
第三个挑战是如何创造完整的价值链。大量的太阳能项目实施后,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循环?售电价格能带来足够的收益吗?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初期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它将对未来投资的前景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商业层面的大规模测试非常重要。
能源转型让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更密切
《21世纪》:如火如荼的中东能源转型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密切吗?
萨拉斯瓦:总体而言,涉足基础设施、油气产业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中国企业将从中受益,因为它们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做出很多亮眼的成绩。中国投资者可以将他们在国内积累的技术应用于中东市场,这里有明确的需求和强有力的远景。
首先,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已经积累了成熟的经验。例如,中国企业已拥有大规模生产太阳能组件的能力,而中东地区则正在大力推动这些组件的开发和应用。通过助力中东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企业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回报。
同时,对中东来说,常规石油和天然气投资仍然至关重要,因为本地区的能源转型需要建立在盈余产能的基础上。为了实现这一转型,中东国家需要尽可能地让油气生产低成本、高效率,而这正是中国EPC(工程、采购和建设)公司和钻井公司所擅长的。因此,我们预计会看到更多中国企业参与中东传统油气项目的建设,特别是在服务供应方面。
最后,许多中国投资者正在收购中东的资产,无论是石油、天然气还是替代能源。随着西方公司因能源转型而逐步放弃石油和天然气投资,中国投资者将有机会以低成本收购中东的油气资产。长远来看,这些资产可能会变得低碳,并且可以用于出口,有增值的潜力。
是的,我认为双方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在我即将对北京进行的访问中,我计划与大量中国公司和投资者会面。在我看来,双方都有加强合作的强烈意愿。对中东来说,这不仅仅是关于中国,其目标是尽可能多样化,以便选出最合适的投资者。自2020年左右以来,我们已经看到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在中东能源领域做出了许多积极贡献。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21世纪》:能源转型将如何改变中东与全球大国的关系?
萨拉斯瓦:我认为,中东国家正在追求的是占领市场份额。它的市场在哪儿?目前来说,在油气领域,关键市场在亚洲;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重点是国内,目标是,在国内替代基于石油的投资,以更好地满足亚洲市场的需求。对中东国家来说,虽然其他地区也有少量的能源需求,但主要关注的还是中国、印度以及更广泛的亚太主要市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东正在投资于产品出口,如储存设施和炼油厂,目标是直达终端客户,或深度参与中国等重要市场的油气价值链。这一战略的核心是确保中东在油气生产方面的长期市场。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该地区积极参与OPEC+协议,通过削减产量来确保市场平衡和价格稳定。这就是地缘政治发挥重要影响的领域之一。此外,卡塔尔和阿联酋等国通过为中国公司提供能源项目中的少数股权,确保了长期的能源合同。这一战略不仅适用于天然气,也同样适用于石油市场。也就是说,通过巩固与主要买家的关系,确保中东油气长期和稳定的供应。
国际能源变局下,OPEC何去何从?
《21世纪》:让我们谈谈OPEC的作用。作为该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组织,OPEC如何应对中东能源转型?
萨拉斯瓦:让我们来看一下时间线。在2021年,大家都将焦点放在了替代能源的组合上,甚至有些人讨论过停止对化石燃料的投资。之后,OPEC开始专注于建设产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意识到能源转型需要碳氢化合物在全球市场中发挥积极作用。当人们对绿色股票和绿色投资的兴趣开始减弱后,油气产业再次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此时,OPEC通过削减产量来平衡市场。随着非OPEC国家供应的增加,这种动态的供需调整将会持续下去。与此同时,OPEC也有机会增加产品出口,以对非OPEC国家的炼厂施加压力,从而争夺更多市场份额。
从长远来看,预计OPEC将在21世纪四五十年代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届时,其在全球生产中的份额预计将增长到50%或60%,具体取决于情境。OPEC在该地区所持有的过剩产能不仅是必要的,对全球能源转型也至关重要。全球能源转型浪潮必然会出现冲击,可再生能源会呈现时涨时跌的周期性变化。在特殊时期,OPEC在石油领域的盈余产能将发挥关键作用,以确保全球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