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太行古村“喜”事多
“炎帝故里,大美高平,迎四海贵宾;太行人家,喜镇苏庄,敬八方亲朋……”大年初二下午四点,在山西高平的喜镇苏庄景区,乐手们身着中式传统迎亲礼服,向游客们展演上党八音会迎宾礼,鼓声震震,唢呐声热情豪迈,现场热闹非凡。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八音会是流传于山西晋城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形式,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八音会。“上党八音会演奏热烈奔放、高亢嘹亮,常用在庙会、节庆、婚丧嫁娶等场合。”唢呐演奏者乔伟国告诉记者。
喜镇苏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现存24处明清古院落,庙观堂楼鳞次栉比,古院街巷旧貌犹存,建有婚俗博物馆、传统银饰博物馆、上党梆子戏曲展厅等。
进入喜镇苏庄,一座座庭院古朴典雅,抬眼望去,红色随处可见,红灯笼、红对联、红楹联、红绸带,处处见喜。在一处阁楼上,一位身着凤冠霞帔的女子拿着红色绣球,正在挑选如意郎君;阁楼下,热情的游客争抢抛下的绣球……
抛绣球、出阁礼、十里红妆、正婚礼、传统婚礼巡游表演,让游客们沉浸式全程体验中式婚礼的魅力。走进婚俗博物馆,栩栩如生的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泫泥塑”,再现了中式婚礼的温馨瞬间:纳采之始,问名之仪,纳吉之喜,纳征之诺,请期之定,亲迎之欢,直至拜堂成亲、洞房花烛……
“这里年味挺足的,有很多非遗、民俗活动,特别适合准备结婚的情侣。”来自山西长治的游客郝云姝和对象逛完喜镇苏庄后告诉记者,“中式婚礼很美也很有文化底蕴,我以后打算办中式的”。
夜幕降临,随着“亮灯”声音响起,景区的花灯瞬间点亮,广场上人潮涌动,篝火燃起熊熊火焰,点燃新年的希望,舞狮上下翻腾,冲天的烟火在夜空中绚烂璀璨,游客们和表演者手拉手围成一圈,随着音乐尽情起舞。
作为高平第三届炎帝灯会亮灯仪式主会场,喜镇苏庄以喜文化为主题,推出大型婚俗文化灯组:“囍冠启祥”门楼灯组造型如同凤冠,“囍”字花灯依次沿街点缀,炫彩华丽;“灯映仙缘”灯组取材自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用鲜艳的色彩呈现了许仙和白素贞结婚喝交杯酒的温馨瞬间;“人生四喜”灯组则再现了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等故事。
“喜镇苏庄的传统婚俗挺有名气的,炎帝灯会规模非常宏大还是免费的,今年特意带家人过来感受一下传统年味。”游客吉先生来自河南郑州,这是他第二次来喜镇苏庄游玩。
“今年春节期间,除了‘喜’事民俗展演活动,我们还安排了传统花灯、上党梆子戏曲、剪纸艺术等非遗文化活动,让游客们在观民俗、赏花灯、看大戏、品美食中感受浓厚的年味。”高平市国投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赵伟介绍,春节期间景区有将近200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截至2月1日,今年春节景区已经接待14.8万名游客。(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安彦璟窦菲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