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类基金2024年四季度投资偏好研究:港股配置比例创历史新高,科技备受公募青睐
日前,公募基金四季报已悉数披露完毕。回顾四季度,A股市场在多重因素交织下呈现震荡上行态势。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势头的巩固,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市场信心逐步回暖,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板块轮番表现,成为推动指数上行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北向资金持续流入,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尽管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但A股市场展现出较强的韧性,结构性机会凸显。投资快报记者从南财基金通数据中发现,2024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持A股市值小幅回落,从市场上看是自924行情爆发之后的估值消化。资产净值则继续呈现上升趋势,与三季度相比,公募基金资产净值环比上升1.59ptc,普涨结束后,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回报也在走“结构性分化”。
2024年四季度公募基金资产配置(剔除ETF基金)
数据来源:WIND
在南财基金通的分类中,主动权益基型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整体来看,2024 年第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约为 84.84%,处于历史 89%分位数,仓位绝对值相比三季度下降 0.03 pct。四季度市场震荡,偏股基金相对中证 800 指数未获得明显超额,具体来看,股票型基金仓位下滑较大,为-1.05pct,平衡混合型仓位上升3.89pct。
市场震荡,偏股基金仓位下调
数据来源:南财基金通
四季度基金份额与市值双双下滑,2024 年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市值约为 3.4 万亿,相比上季度减少约 3500 亿元;份额约为 3.0 万亿份,相比上季度减少约 2100 亿份,降幅环比扩大,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份额降幅较大。投资快报记者深挖发现,四季度基金份额减少较多的基金中,资产配置以银行、地产等成熟行业及红利策略为主。A股四季度市场成交额均在1.5万亿上下波动,风险偏好回暖的交易背景下,投资者更偏好成长风格。
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市值和份额双双下滑
数据来源:WIND、南财基金通
与投资A股的仓位下滑相对应的是,港股成为了公募主动权益类基金争夺价值洼地的主战场。投资快报记者从基金通研究数据中获悉,主动权益基金对港股的配置比例边际上升,达到 100%历史分位数,创造了配置比例的历史新高。2024 年四季度对港股的配置比例为 14.27%,较上季度增加 2.03%,增幅已连续四个季度扩大。港股持续受益于分母端美联储降息、分子端国内经济形势改善的戴维斯双击,仍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对于公募这类长线资金来说操作起来较为友好,且外资定价属性强。有基金专业人士对投资快报记者表示:港股无论牛熊都是A股市场的先行指标之一,公募持续加仓港股,看好长期稳定回报的优质资产。
公募基金港股配置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南财基金通
从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投资偏好的角度上出发,在板块方面,相较于Q3,主动权益类基金Q4对科技板块资金增配较多,配置比例为 26.16%,环比增加 2.83%。上游周期(主要是公用事业、化工、石油煤炭等行业)、医药、消费受到基金减仓。从历史分位数看,科技、制造板块热度持续高位,分别处于 91.80%、93.44%历史分位数,而其他板块配置比例历史分位数较低。科技和先进制造业仍是主动权益基金投资的首选,人工智能主题投资贯彻了公募基金的2024年,如“大摩数字经济”配置了满手的AI硬件,荣获业绩回报冠军头衔。
主动权益类基金大幅加仓科技制造
数据来源:WIND
细致到行业方面,南财基金通的创新性算法通过公募基金在行业配置上的占比、边际变化、占比所处历史分位数情况可以反映机构资金的持仓偏好。从行业配置占比来看,从行业配置占比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呈现哑铃型配置策略,即加仓科技和红利。电子行业仍是第一大持仓行业,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汽车仍是持仓重点。边际上,电子、银行、电力设备等配置比例小幅提升,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配置比例降低。观察基金行业配置历史分位数,行业配置间的分化较为明显。电子、汽车配置比例达到历史高点,配置比例仍不断提升,汽车具备人形机器人业务创新逻辑,预计将会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食品等消费赛道是传统基金持仓的大头,预计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筹码出清。
主动权益类基金24Q4行业调仓幅度(因篇幅有限仅展示前5和倒5)
数据来源:南财基金通
梳理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们的后市观点,2025 年,大多数基金经理认为经济企稳可期,市场的机会将大于风险,A 股有望呈现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对后续的市场表现更倾向于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但与此同时,亦有不少基金经理指出需保持谨慎的态度。虽然 2025 全年政策提振经济的态度很明确,但实际落地效果仍需观察。所以,市场可能会在政策博弈以及强预期与弱现实中出现波折。波动运行特征未改,外需有压力、内需有不确定性,供给缓步出清,低物价格局将缓步改善。在此背景下,把握市场的结构和节奏将更为重要。
那么这次的基金测评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扫码下载“基金通”,更专业的基金评价数据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