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CPI同比上涨0.5%,服务、食品价格因春节强需求涨幅较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頔 北京报道
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5年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其中,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环比上涨0.7%;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环比均下降0.2%。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1月CPI同比涨幅较上月的0.1%显著扩大,结束连续四个月的收窄趋势;PPI同比降幅维持在-2.3%,与上月持平,CPI—PPI同比剪刀差从2.4个百分点扩大至2.8个百分点。
CPI方面,得益于春节假期强需求支撑,食品项方面猪肉、蔬菜以及水产等价格大幅环比上行,其中蔬菜环比涨幅高达5.9%;此外假期存在用人成本抬升等因素,服务消费需求抬升拉动非食品项CPI环比高增0.6%。
PPI方面,虽然国际油价大幅抬升带动我国原油产业链价格高增,但假期、天气因素影响下基建、地产较多停工,黑色、煤炭等产业降价,PPI环比降幅走阔,同比持平。
“整体而言,CPI本轮走强主要源于春节的季节性因素,而上游涨价动能仍弱,年内通胀回升路径仍将波动。”明明分析称。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认为,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全国CPI涨幅扩大,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7%,同比涨幅由上月的0.1%扩大至0.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连续第四个月回升,本月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6%,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扩大。
从环比看,服务和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CPI环比由平转涨的主要因素。服务价格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7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五成多。食品价格上涨1.3%,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4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三成多。
从同比看,服务、食品价格受春节错月影响涨幅较大,加之汽油价格回升,共同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服务价格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42个百分点,高于上月0.22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3.8%和2.4%,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食用油和粮食价格分别下降13.1%、5.6%、2.5%和1.4%,合计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15个百分点。此外,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4.6%和5.8%,金饰品价格上涨30.0%。
董莉娟表示,据测算,在1月份0.5%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董丽娟也谈到,1月份,受春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处于淡季,全国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3%。
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受假日及低温天气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基建项目部分停工,建材等需求有所回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0.6%。受国际有色金属价格波动传导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4%。国际原油价格上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4.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1.0%。
从同比看,PPI下降2.3%,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董莉娟表示,据测算,在1月份2.3%的P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2.1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