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答21记者:5.5G是为6G大规模商用提前做准备 核心突破在于与AI深度融合

2025-03-30 09:22:2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缴翼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6G首次在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标志着6G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6G技术及产业创新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在会上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时指出,6G是一种更强大的通信技术,要具备向下兼容5G的能力,能够与5G进行平滑过渡。目前推行5.5G(5G-Advance)就是对6G提前进行小规模实验,对6G大规模商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今年7月份将启动6G标准化制定,2028年进入产业化验证阶段,预计2030年实现6G商用落地。

“6G核心突破在于智能通信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重点提升实时交互能力。”张平强调,今年,6G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具有战略意义,不仅关乎通信产业升级,更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

张平以目前火热的人形机器人举例,目前的绝大多数机器人虽然具备了“大脑”,但行动起来依然看起来“不太聪明”,有些迟缓。这是因为人工智能在和真正的物理世界做交互时仍然存在迟钝,6G真正落地后能够提供一个高速的网络通道,让机器人更加“丝滑”,通过即时数据训练优化模型,加速社会数字化转型。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