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完善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和保障机制

2025-03-04 18:06:0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费心懿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费心懿 综合报道

新型储能是支撑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国际能源竞争的战略新领域。

“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全国已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装机累计达73.8GW,约为“十三五”末期的20倍,超过抽水蓄能的装机规模。

2025年初,国家明确提出新能源发电全面市场化,并且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的前置条件。

与此同时,我国还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储能被允许作为独立主体参与各类电力市场,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持续改革,现货市场试点省份陆续转入正式运行,电网侧独立储能容量电价写入政策。近两年国内储能电站的平均利用率有所提升。

但是,当前,我国的新型储能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制约其高水平运用。

“相较国外,我国储能市场参与机制尚不完善,储能电站面临调用少、利用率低、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储能价值难以充分发挥。”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

曾毓群表示,为实现政策落地,可以进一步完善储能市场参与机制和保障机制,提升新型储能的市场化运用水平,加快推动储能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具体来看,电能量市场的电价浮动区间较窄,无法真实反映市场需求;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尚未打通,仍作为“成本项”在电源侧零和博弈;新型储能容量电价实施细则尚未出台,项目补偿难以落实;部分储能并网运行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寿命跳水、容量打折等质量和安全问题,严重影响调度运用。

曾毓群表示,提升我国新型储能的市场化运用水平,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新型储能的市场参与机制和保障机制。其针对完善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主要关注了包括电价机制、成本疏导机制和容量补偿机制等方向。

一是拉大峰谷价差,为储能等灵活性调节资源创造合理的盈利空间。曾毓群认为,基于现行电价机制,可以扩大电能量市场交易电价的浮动范围,让电价有效反映时点电能量的供求关系。

二是丰富适合新型储能的辅助服务交易品种,并推动辅助服务费用向电力用户侧分摊,让储能成本得以合理疏导。曾毓群表示,可以增加爬坡、系统惯量等充分发挥新型储能技术特点的服务品种,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所需调节能力。同时,电力辅助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应遵循“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推动所有受益主体共同分摊。

三是完善容量补偿机制,加快出台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核定规范和实施细则。曾毓群表示,可以在短期参照抽水蓄能和煤电,完善新型储能的容量电价机制实现“同工同酬”,破除灵活性资源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长期适时向容量市场过渡,通过市场定价机制有效反映充裕性稀缺程度。

针对建立新型储能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曾毓群认为可以借鉴电力行业定期检修机制,建立适用新型储能的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曾毓群介绍,参照《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形成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具体检测方案,明确储能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检测条件、方法和周期等。

曾毓群表示,定检机制将及时剔除“带病”储能,确保储能电站在全生命周期内安全可靠,为储能产业实现高水平运用、转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