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书评|还在争“海归就业难不难”?聪明的留学生已抢占出海赛道

2025-04-15 19:43: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近年来,海归就业难话题不断翻涌,进而掀起“留学无用”“留学收益不如投入”等论调。

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24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回国求职的应届留学生人数同比增长19%,整体回国求职人数已达2018年的两倍。

还有几项数据侧面体现了海归就业竞争之激烈:就业求职过于集中在教育培训、留学咨询行业,其中“教育/培训/院校”行业的职位数占比32.7%,留学咨询机构占9.0%;2024年三四五线城市的海归投递人数增速分别为31.8%、35.7%和35.2%,高于一二线城市。

“教育仍是一项很重要的投资,国际教育仍是链接中国和全球的一个重要手段,”新东方前途出国总裁孙涛在近日举行的《对话青年·职场新势力》新书发布会上说,“比如中国企业出海已经成为必须要面对的议题,而出海的中坚力量其实是大量在全球各地学习、生活、工作过的中国籍人才。”

周成刚、孙涛主编:《对话青年·职场新势力》,东方出版社,2025年4月

《对话青年·职场新势力》描写了30名中国留学生的求职成长历程,直面当前学生群体在就业市场的挑战和机遇,其中可以看出海归就业的新趋势。

跨过GAP:从斯坦福到国企

项远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目前就职于北京市一家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国企,从事轨道交通行业相关建设和二级开发工作。

美国大学的文化多元,在斯坦福大学留学,除了能感受美国的本土文化,还可以了解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项远结交的朋友来自世界各地,这种切身体会与无论是通过网络还是图书所得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斯坦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和用人目标公司会组织联谊活动,比如公司选派高管、员工到校园里与学生一起打高尔夫球,增进彼此的了解,便利学生未来求职。

在整个秋招过程中,项远明显感受到留学经历给他带来的帮助。第一是院校背景提升,斯坦福大学的名校光环让他的简历有比较强的竞争力。第二是助力面试表现,国企更侧重考察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斯坦福大学提供公共演讲、技能写作等课程,对他有很大帮助。第三是享受人才引进政策,不少城市对留学生有人才引进的激励政策,这也是留学生求职的红利。

国企对留学生求职其实相当开放,项远所在公司今年招聘的管培生超过三分之一都是留学生,他所在的部门就有超过4个国家的留学生。央国企往往有驻外工作岗位,留学生的背景、语言和文化上的优势都天然适合这些工作。入职初期,项远被派到了公司参与建设的一个亚洲大型交通枢纽重点项目,其复杂程度和影响力让他深感责任重大。参与这个项目不仅让他熟悉了公司的整体运作流程,还使他接触到不同的工作环节,从资源开发、土地招商到项目运营,每一项工作都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项远在留学的过程中有过一段GAP,这在美国是很常见的。他当时并没有想清楚以后要走一条怎样的职业发展道路,索性先按下学业暂停键,转而开始实习。这段时间里,项远的实习经历共有七、八段,跨越五、六个行业,通过不断地试错去寻找自己喜欢或者适合的行业。留学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学术上的成就,更在于通过多样化的体验和全球化视野,塑造出能够应对复杂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将成为推动职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商科还是体育:凭借喜欢能走多远

乔鑫宇本科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硕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足球管理专业,目前在重庆创业,经营一家体育康复机构。

印第安纳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公立大学,体育和商科都实力雄厚。乔鑫宇本来是奔着商科专业开启留学生涯的,商科毕业生薪资高,工作体面,是中国留学生最喜欢的专业之一。美国的大学允许学生入学一年后再选择专业,这时候,印第安纳大学浓厚的体育文化感染了乔鑫宇。印第安纳大学橄榄球场有比赛时动辄涌进三、四万人,很多美国家庭在比赛日上午便全家出动,上午在球场附近烧烤、游戏,下午走进球场观看比赛。乔鑫宇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攻读体育管理专业,成为班上为数不多的亚洲人之一。后来乔鑫宇选择攻读足球管理专业研究生,这也是一个小众专业,以至于让留学咨询机构的老师都大吃一惊,说当地还没有中国留学生选过这个专业。

乔鑫宇的另类还体现在工作中。在伦敦读研期间,一个机会让他暂停学业回国工作。当时,为了迎接北京冬奥会,重庆市体育局成立冰雪部,后来更名为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乔鑫宇向往冬奥会,于是回到“火炉”重庆接手了孵化冰球项目的任务。当时重庆的冰场只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启蒙,没有一块适合职业球队训练的冰场,球队只能租借场地。他们飞往东三省,最后与齐齐哈尔体育局达成了合作。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下,这座“火炉”城市的冰球队成绩不断突破:全国冰球锦标赛第二名、全国青年运动会第三名……

北京奥组委需要能够胜任裁判工作的人才,要求裁判员兼具英语能力与体育专业知识。乔鑫宇在印第安纳大学的留学经历和体育管理专业的背景,正契合奥组委的需求。在经历了层层选拔之后,他成功获得了培训资格。经过长达四年的培训与最终考试,乔鑫宇成为了一名北京冬奥会冰球项目的裁判员。

在社交平台上,乔鑫宇会遇到很多人向他征求意见。他们大多在国外学了体育相关专业,不知道自己回国之后的就业方向。从现在体育项目的发展情况来看,乔鑫宇建议大家去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发展。大城市承接的赛事活动比较多,国外体育俱乐部也会选择在大城市设立办事处,这样会给应届毕业生更多的发展机会。二、三线城市可能更看重求职者是否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比如能否独立筹备一场体育赛事,这更适合有工作经验的人。

相较于热门专业,如商科、金融、计算机等,体育专业的薪酬偏低,所以一些人在找工作时会后悔当初没有选择一个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一旦工作不如意,便会消磨掉对工作的热情。乔鑫宇坚持体育这条路,一路走来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是因为热爱,所以他获得的成就感能够抵消一时的不如意和挫败感。“既然选择了,就要有恒心,要坚持,不要后悔。”他说。

助力中国茶饮出海:海归的试验田

廖文睿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营养学专业,目前在成都一家上市茶饮企业就职,协助企业将饮品推向海外市场。

她的求职目标很明确,“我想在比较国际化的公司工作,公司的规模、架构、管理制度是非常完善的,我不需要在这些地方试错,在优秀的平台成长的空间也会很大。”

为此,她甚至另辟蹊径,放弃校招,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收到了第一份工作的offer。当时廖文睿接触到的校招岗位基本上都是管培生,进入公司轮岗一至两年之后再确定岗位,但是廖文睿想获得更多的工作技能,相比较之下觉得社会招聘更合适。别人艳羡不已的应届毕业生身份,她能够果断放弃,因为她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更卷了。”当被问及现在的行业与她刚毕业时候相比有什么变化时,她从求职的角度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廖文睿在本科时拿到了一些名企的offer。等到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廖文睿发现那些自己在本科的时候拿到的offer,现在对学历的要求已经提升至“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了。

廖文睿回顾自己的求职经历,认为求职面试时的亮相非常重要,甚至会为此准备逐字稿,熟读并背诵。流畅清晰的开头会给面试官留下很好的印象,然后才是自信的流露,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自信,对自己的表达有自信。

凭借着自己的勇往直前,廖文睿在上海得到了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负责农产品、加工食品等出口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市场的合规业务,专注于国外食品法规标准体系的研究。

近些年,中国茶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商场、写字楼里可见各种各样的茶饮品牌。在国内市场,各大茶饮品牌竞争日趋白热化,但是面对出海,各大品牌又都没有经验可供借鉴。

廖文睿现在的工作在出海的过程中是很前置化的,她所在的团队要为产品出海的质量负责,协助完成整个出海流程。因为各国、各地区对食品和包装材料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她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某一个添加剂在内地能用,但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就不能用了,或者在中国香港能用,到了其他国家又不能用了,这就导致某一个品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配方会有细微的差别。她的工作内容就是保证产品符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做到出海全链条的合规。廖文睿的岗位因为涉及研究国外的食品标准,也会与海外的公司或者合作伙伴沟通,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留学生具有倾向性。

在帮助品牌出海的过程中,廖文睿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茶饮品牌出海是新鲜事物,她说自己所做的努力,都是其他品牌可以借鉴的一手经验,这也是她工作的意义所在。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