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城市消费一席谈丨昆明市商务局局长李忠:“板扎”昆明,消费魅力独特而多元

2025-04-17 18:46: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果 海口报道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正在海口举办,作为国内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消博会不仅为国内外企业搭建起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也成为展示城市消费魅力的舞台。当前,云南省昆明市正在加快创建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昆明市的消费魅力何在?未来有哪些进一步发展机遇?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城市消费一席谈》栏目专访了昆明市商务局局长李忠。


昆明消费资源有着独特性和稀缺性

21世纪:21世纪经济研究院和仲量联行联合的《时尚消费力洞察报告2025》中,提到了“新三代”的消费机遇,那么针对以00后为代表的后Z世代、80后为代表的千禧一代,以及60后的新银发族,昆明分别有哪些消费场景、业态?

李忠:春城昆明有蓝天白云、纯净空气和自然美景,更有潮流生活、文创集市、大街小巷的特色咖啡馆,特别受Z世代的年轻人喜欢。我分享一个案例:昆明顺城购物中心引入了西南首家、全国第4家的乐高品牌标杆店,提供定制化产品和体验服务,吸引了云南本地以及来自四川、重庆、广西等地的众多年轻人消费体验打卡。《时尚消费力洞察报告2025》里面讲到了千禧一代的消费者喜欢“山系社交”,昆明附近有很多适合户外远足的高山,加上我们的气温适宜,这几年来昆明登山的全国游客确实也越来越多。另外,近年来昆明冰雪消费市场不断升温,很多南亚东南亚游客,乘坐两三小时的飞机来到昆明,在轿子雪山、牯牛山踏雪迎春,或到热雪奇迹、石林冰雪大世界,以及3个室内外滑雪场,感受“冰雪之旅”。在发展银发经济这方面,作为四季如春的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银发族来昆明旅居。再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作为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每天都有117个大类、1600多个品种的鲜切花完成交易,芬芳不仅飘散至全国,更漂洋过海,香满全球。2024年,斗南花卉产业园区交易量达141.76亿枝,交易额115.74亿元,接待游客762.34万人,同比增长80%,彰显出蓬勃活力。除了鲜切花拍卖交易,国内外游客不论是Z世代、千禧一代还是新银发族,都在斗南买花。如果大家去昆明的街头走一走,可以发现昆明是非常有浪漫气息的城市,很多市民和游客手里都拿着各式各样的鲜花。

21世纪:昆明为什么有信心能够去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李忠:昆明最大的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是消费体验资源的稀缺性。在电子商务时代,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的界线比过去更加清晰。线下日常消费驱动因素已经由过去的获得商品为主转变为获得体验感为主。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后,走出去看看,体验一下与日常不一样的生活成为放松身心、增长知识、获得感悟的重要方式。与全国绝大多数消费者集中的城市相比,昆明的城市建设、主流文化、基础设施相差不多,而物产、亚文化、气候却较为独特,因此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成为体验消费时代的稀缺存在。随着西南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这种消费体验的获得门槛将进一步降低,为昆明更好服务全国消费者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二是区位的独特性。当前,我们正按照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争当全省加快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加快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是我们正在全力推进的一个具体举措。在潜力方面,近年来,我们面向东南亚的互联互通条件不断改善,未来昆明与东南亚国家的陆路联通将迈向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随着南亚东南亚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将不断产生新的跨境消费群体,为昆明构建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来增量国际客源。

21世纪:2024年,你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提出要着力从建设更多元的“消费场景”、打造更满意的“消费业态”等方面下功夫,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年以来,昆明在消费场景和消费业态上有哪些新的亮点?

李忠:一是营造城市消费新场景。滇池沿岸46个重点村共形成景观性业态137个、消费性业态874个,2024年客流量超千万人次,营业收入5.4亿元,人均增收974.2元。2025年春节,全长71公里的滇池绿道外海段一期对公众开放,将沿途景点串珠成链,向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迈出了突破性的步伐。二是打造特色消费新名片。“吃菌”“观鸥”成为夏冬两季来昆游客消费体验的必选项,每过一个雨季和冬天,昆明野生菌和海鸥的粉丝群就要扩大一圈。2024年,我们开展“寻味春城”活动,线上播放超4.4亿次,交易额超3700万元,在第三届横琴世界湾区论坛品质消费主题论坛上,入选“2024城市促消费优秀案例”。三是培育城市消费新品牌。昆明立足茶叶、咖啡资源优势,培育麒麟大口茶、四叶咖、四只猫等本土消费品牌,不断壮大饮品新势力。挖掘民族文化特色,引导餐饮业创新发展,滇东宣威菜、滇西大理菜、滇南思茅菜、德宏和西双版纳傣味等地州民族特色餐饮新品牌层出不穷,大大丰富和提升了滇菜的消费体验。此外,推动“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举办滇池东岸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参与人次达65万,3500人的咖啡品鉴派对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举办上合马拉松、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总决赛等赛事,在2024昆明半程马拉松等活动设置以旧换新政策咨询点,“跑累了买辆新车开回家”推文引燃热搜,营造体育消费良好氛围。

交通环境改善将进一步推动昆明消费影响力提升 

21世纪:昆明有很多特色的本地商品,包括地方老字号和本地原创品牌,如何帮助它们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李忠:昆明作为具有千年悠久历史的省会城市,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昆明特色的商品及服务“老字号”企业。这些“老字号”企业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昆明工商业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曾经是我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满足消费需求、丰富群众生活、倡导诚信经营、延伸服务内涵、传承和展现优秀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4年,昆明认定“老字号”企业70家,老字号品牌73个,其中“中华老字号”16家,“云南老字号”41家,“昆明老字号”67家。其中,10余家老字号企业相关项目被认定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中华老字号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的“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云南老字号昆明斑铜厂的“斑铜制作技艺”为省级非遗项目。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昆明市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包括加强老字号传承与保护、推动老字号商文旅融合发展、激发老字号创新活力、扩大老字号对外交流、优化老字号发展环境五个部分共17条具体措施,将为昆明的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集中各级各部门力量共同推动老字号持续健康发展,从而进一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提振经济。

21世纪:随着交通的发展,昆明将出现新的机遇,如明年渝昆高铁通车后,成都到昆明缩短为3小时,比现在少了接近一半的时间,同时昆曼高铁也开始谋划建设。那么如何把握住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和国内的巨大游客流量?

李忠:大丽攀(大理—丽江—攀枝花)铁路将于今年动工,渝昆(重庆—昆明)高铁将于明年通车,中老泰(中国昆明—老挝万象—泰国曼谷)铁路将于2030年通车。高铁网将从东西两线连通渝昆和成昆,并向南出境直达曼谷。下一步,昆明将依托消费体验资源稀缺性、区位独特性两大优势,坚持游客请进来和商品推出去双向发力,面对国内和入境游客两大市场,把握交通通达改善和对外开放政策两大机遇,推动消费市场繁荣和消费领域投资扩大双轮互促,将昆明打造成旅居云南的大本营,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

21世纪:“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是一张响亮的名片,“五一”假期马上到了,在昆明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感受这样一种向往的生活?

李忠:人间有四季,春城不同天。作为春城,昆明的四季并不单调,有着鲜明的特色。春城的四季并非只是夏天一枝独秀,而是可以顺着季节的变化来体验昆明的四季。比如在冬季,可以观海鸥,南亚东南亚的游客可以飞来昆明爬雪山和滑雪;在春季,鲜花竞相开放,山花浪漫,樱潮涌动;在夏季,全国的游客追逐着野生菌的美味来到昆明,赴一场应季消费之旅;秋天看红叶,昆明更是多了充满收获的色彩。马上到来的五月,我们结合蓝花楹满城盛开,以及享誉中外的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开展“寻味春城”和系列促消费活动,在此,我想邀请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读者朋友们,在五一小长假、或在任何的周末和假期来体验春城的四季。

 21世纪:这次采访让我们充分的领略到了昆明当前和未来的消费魅力,请用一句话为昆明消费作推介。

李忠:旅居云南、板扎昆明,我在“春城”昆明等大家!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