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首季开门红,在稳与进中提升高质量发展信心
据4月17日《经济日报》报道,2025年中国经济“首季报”发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
一季度5.4%的经济增速,为中国经济2025年开局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全球贸易壁垒高筑、经济复苏动能不足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不仅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更揭示了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稳中求进”的深层逻辑。从生产供给的企稳回升到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从政策效应的持续显效到市场格局的多元拓展,中国经济正以系统性的转型升级回应时代之问。
稳增长夯实基本盘,调结构激活新势能。宏观指标之“稳”筑牢经济底盘。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2024年全年及同期水平,印证经济回升向好的持续性。工业增加值6.3%、服务业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4.2%、社零总额4.6%的全面提升,构建起生产与需求协同发力的增长格局。尤其制造业PMI连续两月回升至50.5%的荣枯线以上,货运量、人民币贷款余额、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同步增长,凸显实体经济活力。
结构优化之“进”激发内生动力。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9.7%的增速,信息服务业10.3%的跨越式发展,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的绿色转型,共同勾勒出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图谱。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竞争格局。与此同时,高技术产业投资6.5%的增速及其占比提升0.3个百分点的结构性变化,表明创新驱动战略已深度嵌入增长逻辑。
风险应对之“韧”彰显制度优势。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出口以6.9%的增速实现逆势突围,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突破50%,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城镇调查失业率5.2%的稳定表现、社会融资规模存量8.4%的稳健增长,共同构建起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三重屏障”。这种在开放中筑牢安全底线、在发展中保障民生福祉的治理智慧,成为应对复杂挑战的核心竞争力。
政策协同破发展之困,改革纵深拓增长之局。宏观政策的精准滴灌破解发展堵点。从设备更新政策推动工器具购置增速创新高,到以旧换新扩围激活4.6%的消费回升;从政府债加速发行托底基建投资,到稳地产政策催生市场“小阳春”,多维度政策组合拳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指出,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正是宏观政策“及时推出、持续显效”的直接成果。
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拓展战略空间。广东在机器人产业领域"七剑客"的创新突破、2025中国国际半导体展呈现的产业链技术跃升,印证了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冰雪文旅消费等新热点涌现,则展现了超大规模市场与高水平开放互促共进的独特优势。这些实践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不仅在于“量”的积累,更在于“质”的裂变。
向创新要发展空间,以定力赢长远未来。当前,中国经济的战略机遇蕴藏于三个“未曾改变”:世界最完整工业体系与14亿人口消费升级潜力的基本盘没有改变,研发人员总量全球首位、新动能占比持续提升的创新势能没有改变,统筹发展与安全、兼顾当下与长远的治理能力没有改变。当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中国经济正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期。
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挑战,中国以5.4%的增速昭示了破局之道——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创新势能聚合为发展动能,使超大规模市场升级为战略纵深。当政策红利、改革活力、开放动力形成叠加效应,中国经济必将穿越周期波动,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行稳致远。这既是首季“开门红”的深层启示,更是面向未来的坚定宣言。(金羊网文/刘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