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东方退市背后:百亿市值蒸发,谁来守护投资者的 “钱袋子”? 人大教授吴晓求疾呼:必须予以重罚和赔偿机制,震慑资本市场违规行为
记者黄敏
4月17日,在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就东方集团退市事件发表了观点。吴晓求对东方集团的行为深恶痛绝,更是直接表态:“别让东方集团跑了,应罚到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吴晓求强调,应将东方集团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严惩,参照美国对安然公司的处罚力度,使其为违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同时要建立健全赔偿机制,保障因信息不明而受损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吴晓求指出,东方集团退市当日仍有大规模交易,这种情况值得深思,绝不能让公司一退了之。
退市板上钉钉:股价崩塌与缓冲时间的缺失
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T东方,证券代码:600811)的退市进程已成定局。2025年4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因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作出终止其股票上市的决定,并发布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自当日起,*ST东方股票停牌。截至4月14日收盘,其股价仅为0.36元/ 股,总市值降至13.17亿元,不到半年时间市值缩水过百亿元。由于*ST东方属于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按照《股票上市规则》,其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这无疑让投资者失去了缓冲的机会。
财务造假黑幕:四年虚增营收超160亿元
回顾*ST东方的违规历程,早在2024年6月22日,公司便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2025年3月16日,中国证监会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揭露了公司2020到2023年间,为维持农产品贸易市场占有率、满足融资需求及业绩考核目标,通过人为增加业务环节、虚构业务链条的方式,开展农产品融资性贸易和空转循环贸易,导致这四年的年度报告存在严重虚假记载,累计虚增营业收入高达惊人的161.3亿元,虚增营业成本也达160.73亿元。
违法代价与监管警钟:*ST东方退市背后的利益博弈
立案调查后,*ST东方股价持续下跌,2025年随着财务造假事件影响扩大,股价加速下滑。与农产品贸易行业指数平稳波动上升、同期大盘指数缓慢上升的市场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公司自身违法违规问题对股价的巨大冲击。而在这股价雪崩的背后,是无数投资者的绝望与无助。根据证监会认定,*ST东方2020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公司及8名责任人将被累计处以3900万元罚款,其中实际控制人张宏伟因组织、指使2022年和2023年虚增营业收入和成本,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但对于众多受损投资者来说,这样的处罚与他们遭受的损失相比,或许还远远不够。
吴晓求的呼吁,让投资者们对挽回损失多了一份期待,同时也为资本市场敲响警钟,完善监管与赔偿机制迫在眉睫,以此维护市场秩序与投资者权益。
索赔指引:抓住维权时机,了解索赔要点
衡财保·炜衡金融315团队的邓律师向投资快报记者表示,证券索赔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如果受损的投资者不主动索赔,上市公司将不会主动赔付受损投资者。目前,初步判断在2021年4月29日至2024年6月18日(含当日)之间买入,并在2024年6月19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ST东方的受损投资者,可提出索赔(最终索赔条件以法院认定为准)。衡财保·炜衡金融315团队(微信:tz315-wh)最近已针对*ST东方证券虚假陈述一案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受损股民可以咨询是否符合索赔条件及流程,加入索赔诉讼。律师费在投资者实际获赔后收取,前期不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