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正文

金丝织梦 华服流光

2025-04-19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梁信

“华夏”是中国的古老名称之一。在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与“夏”的意蕴早已深深镌刻进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唐朝初期十八学士之一的经学家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解释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也就是说,“夏”代表礼仪之邦,“华”象征服饰之美——不仅道出了华夏文明的精髓,更揭示了服饰美学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启的服饰革新,到唐代丝绸之路上翻飞的霓裳羽衣,服饰始终是中国人传递礼仪精神、展现美学追求的载体。而这种对服饰之美的执着追求,不仅在古人的宽衣博带里流淌,在敦煌壁画的飞天衣袂间飞扬,更在当代设计师的针线中焕发新生。近日,中国香港M+博物馆举行的《郭培:艺想天开》特展刚刚落下帷幕。中国第一代当代时装设计师郭培,也是现今全球最富盛名的中国高级定制时尚艺术家之一。她的高级定制秀场系列作品以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融合国际化时尚和艺术表达方式,在过去近三十年的岁月里,让全球的时尚艺术观众为之惊艳。

这次的展览共分为五大主题,分别从自然、建筑、神话等角度切入,来呈现郭培多维度的创作视野。在一针一线的纵横交织间,不仅让人品味到中国悠久的工艺传统,还有源于世界各地的丰沛灵感和西式立体剪裁的融合,以及源自十九世纪欧洲的高级定制的理念和制作模式,是中国美学走向世界并与不同文化交流对话的见证。

图片来源:本报记者 梁信 摄

在花园邂逅华服之美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年16岁的郭培报考了北京第二轻工业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并成为了被首批录取的学生之一。在此后的四年里,她系统地学习了绘画、素描和服饰制作。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她萌生了要设计一条“大裙子”的想法。知道了郭培的想法后,她的老师推荐她到剧院戏服组找找灵感,而这段在剧院学习的经历也成为她日后制作庞大厚重礼服的缘起。

毕业后,郭培进入了多家时装公司作为服装设计师工作了七年。就在这一切看起来都顺理成章、即将步入正轨的时候,她感觉自己被一个问题困住了:“为什么设计出来好卖的衣服似乎不那么好看,但是设计出来好看的衣服却不那么好卖呢?”于是,1997年郭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玫瑰坊”,正式走上了高级定制之路。2006年,郭培以《轮回》系列踏入了五光十色的高定时装界,自此她在时尚圈中声名鹊起。而本次展览中呈现的服装,正是从郭培自2006年至2021年间推出的16个高级定制时装系列中精选而来。

M+设计及建筑主策展人Ikko Yokoyama是这次特展的策展人,她说自己在研究和梳理这些系列的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个在仔细检视植物群的植物学家”。Ikko Yokoyama指出,在策划这次的展览时,她特意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展出作品,而是选取不同元素将其并置,恍如栽种不同主题的“物种”,让观众细赏。像是“花卉”的主题在郭培的作品中异常突出,因此他们在筹备这个展览时“就像设计一座花园”。展览的布局就如一张地形图,观众穿梭在蜿蜓的路径当中,不断邂逅各色各样的主题。

展览的第一单元,带我们走进的是两个唯美如童话的发布会系列:《心灵花园》和《童梦奇缘》,这两个系列都结合了郭培对大自然的想象与她的个人回忆。

在2015年推出的《心灵花园》系列中,郭培以悉心打理花园为喻,探索如何自我陶冶修养、丰盈内心,从中创造并感受喜悦与欢愉。这个系列的作品中,层次密集的丝绸象征着经年累月的成长之美。郭培为短裙的外层面料加入栩栩如生的花卉刺绣和手绘元素,营造出一片梦幻的花园景象。据悉,郭培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致力于复兴中国传统手工艺,并且将其改良后应用到这个系列当中。她也正是凭着这一系列及早期的精湛作品赢得了国际赞誉,并从2016年起连续五年获邀在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的官方日程内举行品牌作品发布会。

而2007年的《童梦奇缘》系列是郭培推出的第二个高定系列,这些早期的作品更能展现出她妙想无限的设计理念。这个系列以蓬松的廓形为主,采用了密集堆栈的多层面料、线条利落的百褶,辅以硕大的泡泡袖,增添了一份俏皮灵动。作品中的粉色色调柔美浪漫,极细丝线、银线和花卉刺绣尽显华丽。凭借着独特的美学视野与表达手法,郭培获得了2007年中国国际时装周的最佳礼服设计奖。

东方意蕴在丝缕中绽放

郭培曾经创作过多个以东方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为主题的发布会作品系列。其中,《一千零二夜》系列便取材自中东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而《东宫》系列则融合了中国古代神话和宫殿主题。在展览第二单元的“东方新说”中,郭培以这些故事和视觉元素来探问人类与历史的关系,引领我们思考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如何影响当今的文化和艺术。

2009年推出的《一千零二夜》高定系列作品是通过重新演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宫廷服饰,以突显女性的自主与坚韧。《青花瓷》则是这个高定系列当中的重点之作。这套礼服的灵感以及头饰用料都是源自明清时期的古瓷花瓶和折扇,这两样物件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主要商品,也是传播华夏文化的重要媒介。而郭培赋予了古典设计和古玩以新生:礼服上的祥云纹、水纹和莲花纹等图案,均以手绘面料结合手工刺绣展现出来;裙身的多层褶边营造出雕塑般的立体感,远看似由青花瓷片组成;头饰则形似一把传统中式折扇,扇面正中为花瓶结构。郭培将陶瓷碎片、裂纹釉等重构成巧夺天工的时装,以创新的巧思致敬东方历久不衰的文化影响力。

建筑美学也是郭培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她把建筑视为一种超越历史的艺术,并将衣服想象成包裹着人体的移动建筑。郭培在1990年代末首次到访欧洲时,尤其受巴洛克建筑和哥德式教堂的启发,并在参观多间博物馆时了解到东西方服饰风格与工艺迥异的传统刺绣纹样。这些经历激发她进一步钻研更加精致的工艺,并发展出全新美学,为她日后设计发布《传说》和《建筑》系列奠定了基础。而与之呼应的是,M+也从馆藏中选出一组摄影和绘画作品放置在展览的现场,以展示建筑如何成为启迪艺术家创作的视觉元素。

在“世外神话”单元,则展出了郭培《龙的故事》与《极乐岛》系列的作品。《龙的故事》(2012)系列中,从迷你裙到晚礼服等不同服装上,都通过精美的刺绣图案缀以这个神话中的瑞兽,以歌颂龙璀璨多彩的文化意义;而在《极乐岛》系列中,她又以自然景致表达对极乐世界的畅想,并在设计中融入蔓生的树根、绽放的繁花和尖长的枝桠等元素。同样,为了呼应郭培的设计理念,M+从馆藏中精选了摄影、水墨和设计作品,展现了不同的艺术家如何以神话或自然元素拓宽传统文化的表达界限。

回到梦的起点

繁花过眼般漫行至展览的最后一个单元“梦与现实”,策展人别出心裁地以郭培创作的第一个高定时装系列《轮回》(2006)和2016年的《遇见》系列作结,恰如走过了千山万水最终回到了梦的起点。这个部分主要呈现了郭培如何在设计中表达时间和重生的概念:《轮回》探索了自然循环往复与生生不息的意义;《遇见》则以非传统面料和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为设计语言,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不朽之美。

2006年,《轮回》系列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亮相,这是郭培职业生涯的首个高定系列发布会,也让她荣膺中国国际时装周最佳礼服设计奖,奠定了她在国际高定舞台上的位置。而作为发布会的压轴作品及核心之作的《大金》更赢得满堂喝彩:宽阔如穹顶状的裙身形似一朵倒扣的莲花,裙身因为饰满金花刺绣而格外硬挺;刺绣图案是用极幼细的印度金线,以盘金绣等中国传统刺绣技巧绣成,呈现出别具金属质感的浮凸效果。无论近看还是远看,《大金》散发着旭日东升般的万丈光芒,也借此寓意着文化与万物的生生不息。

前后耗费了超过五万小时才制作完成的《大金》,对郭培的职业生涯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的。在展览最后的投影墙上滚动播放的纪录片中,她说:“《大金》是我人生的第一件高定设计,它是我20年的渴望、20年的等待、20年的爆发,它甚至就是我的人生。”回看这场流光溢彩的高定时装展,似乎这也不仅是一位中国高定设计师个人梦想的呈现——它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薪火相传中的一瞥,是千年华服的一句现代赞叹,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针线经纬交织中续写的一首时尚史诗。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