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组合拳”发力赋能内外贸联动 海外仓成跨境电商“新基建”
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如何看待美国滥施关税?又会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4月17日,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随着美国将取消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甚至提高相关关税,中国对本国跨境电商有何展望以及有哪些补助计划?
在上述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近期,美国对小额包裹关税政策进行破坏性调整,将严重影响美国消费者的利益。跨境电商是契合全球消费发展趋势、惠及亿万消费者的新型贸易方式,相关领域政策调整应以便利化为方向。“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
日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部分跨境电商卖家,了解到美国滥施关税对传统贸易整柜模式影响较大,导致订单碎片化,不少外贸企业在考虑发展跨境电商。同时,有跨境电商卖家透露,当前危中有机,利好跨境电商小B订单模式和备货海外仓发货模式。从政府端看,近期,浙江、江苏等多地政府开展跨境电商拓市场、转内销等多场活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多途径保利润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当前,不少跨境电商卖家的共识是,跨境电商赛道整个竞争模式在变化,会越来越有利于真正拥有制造能力和供应链能力的企业,不只是依靠流量运营逻辑、性价比竞争。
湖州一位亚马逊卖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美国加征关税及取消T86清关模式(即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对公司成本、物流、市场需求等方面都有影响,成本一下子很难降低,维持利润可以通过加价方式处理。在多元市场布局方面,公司计划会拓展欧洲和日本市场。
湖州的这位卖家也表示,跨境电商的机遇一直都有,就看怎么挖掘。长久看,深耕品牌、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是重点,也需要多和同行和政府互动,获取更多信息。
广东威速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郑晓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清关政策的影响主要包括一般贸易清关加收高额关税、取消T86电商包裹清关模式、邮政包裹清关加收高额关税和对中国船舶加征“港口费”。
对于小包专线清关的影响主要是,取消T86清关模式,改用T11、T01清关方式,包裹按申报金额实缴关税,关税成本费用大幅度上涨且时效受到影响,而邮政包裹关税当前也要求按缴纳商品价值30%或25美元/票(以较高者为准)。
“当前跨境小包因T86清关模式取消可能会提高物流成本,跨境电商企业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提前备货海外仓一件代发。”郑晓鹏说。
对于一般贸易高额关税的问题,如果海外仓头程是走海运的,按当前145%海关税率来核算,海运成本平均涨价大概是7~9元/kg。假设按单个包裹重量0.5kg算,头程物流成本加上关税成本大概上涨4~5元/票,摊下来就是一个包裹涨1美元,但对于中大件的跨境电商卖家,假如产品重量是20kg的,单个包裹重量涨幅就得100~200元。
“对于有自主定价权的跨境电商轻小件卖家影响还不大,而对于做超大件物品的卖家,物流关税成本确实上涨不小。”郑晓鹏说。
郑晓鹏认为,影响较大的是对传统贸易整柜模式及超大件物品的卖家,短期看,中国的轻小件亚马逊卖家可能影响不大,亚马逊卖家对销售有直接的定价权,加上T86电商包裹清关方式取消,利好精品打法,备货海外仓发货的卖家。
由于高额关税,4月25日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销售端将全面涨价,可能导致美国物价上涨,由于高额关税,传统贸易商很多暂停采购,造成了美国供应链紧缺,成本上涨,可能导致美国企业破产率和失业率增加。
与此同时,截至4月20日,美国iOS应用商店电商应用下载榜单前三名均为中国的App,分别为敦煌网、淘宝和阿里国际站。
据郑晓鹏观察,当前主流跨境平台对关税战的应对包括,速卖通平台针对美向开放第三方物流发货,同时加强支持海外仓发货,Tume和SHEIN全托管4月25日美向全面涨价,力推海外仓半托模式,亚马逊平台模式相对利好,短期几乎不受影响,TikTok的主导策略是涨价+海外仓,敦煌网小B模式流量暴涨,物流的灵活度相对比较高。
从平台托管模式看,“我国主流跨境电商平台的全托管模式受影响,美国海外仓半托管模式迎来红利期。”郑晓鹏说。
对于跨境电商商家而言,面对当前的关税战该如何应对?
郑晓鹏建议,加强企业多平台运营能力,多国家布局,降低市场和政策波动的风险,提升企业海外本土化竞争力,提高产品独特性研发能力,打造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拓市场转内销“两手抓”
近期,浙江省商务厅联合全球各大平台开展跨境电商新市场拓展行动。首批参加的20家跨境平台包括全球速卖通、Lazada、Daraz、淘宝出海、阿里国际站、亚马逊、集酷、Voghion、中国制造网、义采宝等。
浙江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发展处副处长王乔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已经形成对外贸企业包括跨境电商卖家的服务机制,征集问题分级分层分办。当前,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企业拓新市场的需求比较旺盛,浙江就联动全省40个产业带参与活动,首批参加平台有20家,满足不同产业带上外贸企业的需求。
“当前这个拓市场活动只是开始,后续我们会联动更多物流方面的资源,面对现在小包运往海外仓环节、海运空运物流资源组合等,让更多市场主体、产业带、平台服务商参与进来,实现精准对接和拓展市场的高效匹配。”王乔斌说。
王乔斌表示,浙江是跨境电商平台的集聚地,全省有各种适合跨境电商销售的产业带,未来各种市场主体可以有更精准对接,给市场传递正面信号。
除了拓展新市场,浙江省商务厅还联动多家大型商超、电商平台推出外贸优品拓内销举措,加强供需资源对接,开拓国内市场。
例如,杭州联华华商为外贸企业开通“全链路绿色通道”,推出“七天极速上架”服务,提供快速灵活结算方式,助力缓解现金流压力。通过集中采购、仓储共享等方式,降低外贸企业的物流和分销成本。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筹划开展“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浙江全省将重点培育25个消费品产业集群,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形成聚合优势,推动10000家外贸企业入驻电商平台拓展内销,培育20个以上内外贸一体化产业集群,培育1000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实现重点产业集群销售额增长8%以上。
除了浙江,上海也连续举办多场电商助力外贸拓内销对接会,电商平台组织专班,服务外贸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北京市商务部门开展“外贸优品网上行”出口转内销对接活动,政府搭台、平台联动,助力企业稳订单、拓渠道。
4月19日至20日,“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上,江苏省200多家外贸企业参展,涵盖纺织服装、消费电子、轻工休闲等行业,专业采购商现场对接,推动外贸优品进入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