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评论丨从车企竞逐人形机器人看AI发展趋势

2025-04-25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城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上海车展开幕,许多车企纷纷亮出“人形机器人”产品,这一景象成为本届车展的一大新亮点。从新能源车企到机器人企业、AI企业,如今都在积极部署人形机器人,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产业逻辑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对AI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能源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很大程度上源于技术的共通性和拓展性。新能源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积累了大量技术,如电池管理系统、自动驾驶算法、传感器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迁移到人形机器人领域,帮助机器人实现更高效的能源管理、智能的环境感知和灵活的运动控制。例如,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就借鉴了其在电动汽车上的自动驾驶技术,使其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和执行任务。机器人企业和AI企业更是将人形机器人视为技术落地的重要场景。机器人企业在机械设计、运动控制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而AI企业则在算法、智能决策等方面表现卓越。人形机器人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载体,能够充分融合双方的技术,推动机器人向更加智能、灵活的方向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市场对自动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人形机器人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形态和动作能力,可以在许多领域辅助人类完成重复性、危险性或高强度的工作,如工业生产、物流配送、家庭服务等。此外,人形机器人还具有娱乐、教育等功能,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从商业角度来看,人形机器人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一旦技术成熟,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们应该认识到,充分的投资是一个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产业发展的初期,众多企业和资本涌入,会导致市场看似有一定的“过热”现象。但正是这种竞争和投入,加速了技术的创新和迭代。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使得机器人的研发速度加快,技术不断突破。例如,机器人的运动能力、感知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都在不断提升,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产业链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庞大的市场可以为机器人产业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促进技术的快速落地和推广。完善的产业链可以降低机器人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丰富的人才资源则为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同时,一定的投资会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在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可能会因为竞争激烈而被淘汰,但也会有一批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者。这些企业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不过,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对AI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集中在以下三大维度。

首先,AI需要有更高的智能水平。人形机器人要实现更加智能的行为和决策,需要AI具备更高的智能水平。一方面,AI需要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环境信息,实现更精准的感知和理解。例如,在家庭服务场景中,机器人需要能够识别不同的物品、人物和场景,理解人类的语言和意图。另一方面,AI需要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和环境进行自主学习和调整。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机器人需要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生产工艺和任务要求。

其次,AI需要更安全可靠的技术。人形机器人在与人类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安全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AI技术需要能够确保机器人的行为符合人类的安全标准,避免对人类造成伤害。例如,在机器人执行任务时,AI需要能够实时监测机器人的状态和环境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AI还需要具备故障诊断和容错能力,确保机器人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停止工作,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三,AI需要提供更好的人机协作能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更多地与人类进行协作,共同完成各种任务。因此,AI需要具备更好的人机协作能力,能够理解人类的意图和行为,与人类进行高效的沟通和协作。例如,在医疗护理场景中,机器人需要能够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患者的护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AI需要能够准确理解医护人员的指令,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医护人员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

从北京亦庄的马拉松赛道到上海车展的展台,人形机器人正走出“炫技”阶段,迈向“实用主义”。这场变革的本质,是AI从虚拟符号操作向实体世界嵌入的范式转换——算法不仅需要理解语言和图像,更要驾驭重力、摩擦力与人性温度。对产业而言,未来五年将是技术攻坚与生态构建的关键窗口期。车企的跨界布局、AI企业的模型迭代、零部件厂商的技术攻坚,将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成本从数十万元级向家庭可承受的万元级迈进。而对技术伦理、数据安全、就业结构等问题的前瞻性探讨,则是确保这场革命造福而非颠覆人类社会的必要前提。这场远征的终点,或许是一个人与机器共生共荣的新文明形态——在那里,AI不仅是工具,更是承载人类智能与价值的延伸体。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