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场展览会撬动千亿级会展产业,大湾区如何驱动城市“流量经济”?

2025-04-27 19:36:34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谭海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   广州报道

4月25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在珠海举行,来自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的贸促机构、政府代表、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围绕“企业出海韧性供应链的构建”主题进行多维度探讨。

活动上,广东省贸促会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联合发布《2024年度粤港澳大湾区展览业发展报告》(简称《报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数字会展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任罗秋菊在发布时提到,大湾区的展会不仅仅是展销平台,更是供应链交汇点与首发经济载体,若与产业集群形成更高效的联动机制,能够显著增强企业出海的“曝光率”与“谈判力”。

据悉,2024年大湾区内地九市共举办展览会718场,香港145场,澳门61场,合共924场,相较于2023年同期增加1.32%。在题材方面,契合地区产业发展特色,去年大湾区的展览题材呈现以制造业导向,占比达58.89%。一线城市展览题材多元,二三线城市则更依托支柱产业发展。

《报告》显示,通过集聚来自海外和全国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创新要素的脉冲式集聚,举办展会将进一步释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超规模效应。

“会展业是拉动城市消费的重要动力。”据罗秋菊介绍,2024年会展业对澳门经济带动比例约为1:7.8,会展客商的人均消费为4323澳门元。此外,2023年广州市由展览业带来的客流刺激了716.7亿元城市消费,拉动了近1700亿元的经济效应,占当年广州市GDP的5.58%。

《报告》提出,通过展会构成临时的产业集群,是创新要素流动的集散枢纽。比如,广州定制家具展加速行业创新,助力广州打造“全球定制之都”。此外,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产业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

罗秋菊还提到,大湾区办展区域协同模式多元潜力较大, 可以通过合作办展、展产共融、企业出海、文化交流等多种模式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在全球市场中打响大湾区展览品牌。

不过,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在会展业发展上尚存在国际形象不鲜明、展产融合待提高、区域协同纵深推进不够、展后高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整合等问题。《报告》建议,粤港澳大湾区以展建链、以展搭台、以展互联、以展为媒,充分释放展览业平台功能。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