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硬件”双核发力,云天励飞一季度营收同比大增168%

2025-04-28 09:12: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4月25日晚,云天励飞公布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的一季报。数据显示,2024年云天励飞营业收入超9亿元,同比增长81.3%。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2.64亿元,同比大增168%,创历史同期新高;净亏损同比缩减37.9%。

综合来看,2024年营收接近此前业绩预告时的上限,第一季度的营收超过绝大多数市场投资者的预期,营收创历史同期新高的同时,净亏损同比大幅缩减。

财报显示,云天励飞构建起面向消费级、企业级、行业级三大类场景的业务体系。 

其中,消费级和企业级业务是目前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企业级场景业务营收比上年增长近7倍,消费级场景业务营收主要来自在报告期内纳入合并报表的岍丞技术。

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在推理计算需求迸发的当下,云天励飞凭借“算法芯片化”的核心能力和“端云协同”的技术路线,不断探索边缘AI应用场景的边界,最终收获市场的认可。

长期来看,随着AI大规模应用落地,推理算力的需求不断增长,云天励飞的AI芯片能够为公司带来长期的价值支撑。

推理芯片破局:企业级市场加速增长

云天励飞作为人工智能的头部上市公司,透过财报也可以直观看到人工智能行业的趋势变化。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继2023年“百模大战”后,基础大模型数量逐步收拢,尤其是在DeepSeek横空出世后,训练成本下降和大模型开源,落地于具体场景和应用的垂类大模型以及承载应用的推理算力、智能硬件等逐步成为市场需求的爆发点。

最为直观的是人工智能算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转变,从围绕“超大规模参数”通用大模型训练计算为主,逐渐向面向AI应用的软硬件协同优化的大模型推理计算倾斜,推理算力需求在整体智算算力需求中的占比迅速攀升。

此外,汽车、无人机、具身智能等边缘端和终端产品的广泛应用,应用部署从云端将逐渐向边缘和端侧延伸的趋势逐渐明朗,用户对应用提出实时性、安全性、隐私性的需求,边缘AI成为重要应用方向。

相比于英伟达的高端图形处理芯片一骑绝尘,国内诸多厂商另辟蹊径,研发AI推理芯片,云天励飞便是其中之一,持续押注资金和研发力量等各项资源。

2022年底,云天励飞Deep Edge10系列SoC芯片成功流片,该芯片便是着眼于提供推理算力。彼时,ChatGPT在年底才发布,市场关注度还停留在AI训练层面,云天励飞便已经看到了AI在推理的市场机会。

目前,DeepEdge10 芯片平台已成功适配DeepSeek R1系列模型及国产鸿蒙操作系统。

2024,云天励飞推出的大模型推理加速卡IPU-X6000已经适配了包括云天天书、DeepSeek、通义千问、百川智能以及Llama2/3等在内的主流大模型。未来,IPU-X6000 加速卡将进一步支撑公司企业级业务,为各行业带来性价比更高的推理算力选择。

依托芯片能力和基于芯片的各种硬件形态,云天励飞赋能AI行业公司及AI生态圈合作伙伴,包含互联网厂商、AI 公司、电信运营商、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客户。采用独特的“算力积木”架构的DeepEdge10 系列芯片可灵活应对不同场景对算力的需求,为大模型推理提供强大动力。

AI+千行:政策共振下的行业赋能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这也是从国家层面提出,在利用国产人工智能产业崛起的契机,寻找AI可落地的场景,实现AI的商业模式闭环。

显而易见的是,AI正在走向大模型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这对于任何一家AI企业都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人工智能+”模式通过与各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更多领域,各种垂类AI应用的深耕细作正悄然重塑各行业的生产力格局。

更为深层的原因是,借助通用开源大模型,企业定制化调优的门槛降低,与各行业的需求相结合的趋势显现,形成细分领域的行业大模型,行业级别的AI应用需求将会进一步迸发。    

在行业级的AI应用探索上,云天励飞已经有大量的经验,在国内打造了一批标杆项目。目前,公司已经在智慧警务、城市治理、智慧交通和智慧商业等领域陆续实现了场景业务落地。“云天天书”大模型已应用于政务民意速办、公文智写、警务视频语义检索、城市道路CT巡检等领域。

同样基于大量行业的落地经验,云天励飞探索智能硬件,超前布局时下大火的一体机,进一步赋能人工智能落地应用。

早在2023年,云天励飞就联合华为推出了云天z天书大模型训推一体机。今年初,适配DeepSeek的云天励飞大模型一体机率先在龙岗上线,助力龙岗区成为广东首个在政务信创环境下成功部署该模型的政府部门,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级市场的地位。

另一方面,云天励飞与华为强强联合,将DeepSeek-R1全尺寸模型(671B)部署在昇腾服务器上,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基于昇腾服务器成功部署上线及私有化部署应用。目前,云天天书大模型训推一体机已经在多个城市实现落地部署。

大模型驱动:C端市场支撑业绩

AI大模型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于消费级场景。

消费电子作为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产品领域,其技术演进、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都将因大模型的渗透而发生深远变革。

2024年,云天励飞正式启动消费级业务战略,夯实其边缘AI发展战略。从年报披露的业绩来看,云天励飞已成为AI硬件的推动者。

报告期内,云天励飞孙公司岍丞技术为多个知名品牌提供智能耳机和智能手表的芯片模组、操作系统及产品设计服务,成功打入华为、荣耀、OPPO 等众多知名终端品牌供应链,2024年全年出货量超过三千万套。

另一方面,旗下全资子公司噜咔博士推出的AI拍学机,精准定位三岁以上儿童的教育市场,该产品依托“云天天书”大模型强大的“万物识别”能力,可实现秒级精准识别拍摄物体,而且识别范围广泛,涵盖超4800个门类、230万种物品。

同时,与闪极科技、LOHO 合作打造的国内首款量产 AI 眼镜,展现出其在智能穿戴领域的创新实力。

年报透露,下一步,云天励飞还将推出多款消费级产品,建立“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体系;启动“噜咔博士”品牌IP化运营,通过内容共创强化用户心智和品牌传播力;继续深化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持续丰富产品序列,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探索“硬件+订阅制内容”商业模式;

云天励飞强调,AI硬件还将拓展海外市场,开发面向海外市场的多语言版本系列产品。

综合来看,云天励飞的消费级业务,以“技术创新+场景深耕”双轮驱动,持续拓展智能硬件新品类,构建“硬件+内容+服务”生态闭环。

纵观云天励飞的战略版图,以“算法芯片化”为基础平台,不断提升基础技术研发效率,为构建公司核心技术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基于算法芯片化平台,公司实现快速整合各类核心能力技术组件,面向行业场景业务高效落地应用,涵盖行业级、企业级、消费级三大类场景。

在技术纵深层面,DeepEdge系列芯片以积木式灵活适配能力打通大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持续巩固技术护城河;噜咔博士与岍丞技术则是公司边缘AI在C端应用的重要载体。

当前,大模型时代正重塑硬件的生态,AI硬件借助“端云协同”技术,成为全时、全场景大模型人机交互的便捷入口,其依托成熟的产业链,研发周期较短,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实现出货,有望通过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放量实现技术价值变现。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